一寸光阴一“寸金”

家乡区县: 安徽省瑶海区

什么是寸金?寸金是安徽合肥四大汉族传统名点之一,形似笔杆粗细,长约一寸,故名"寸金"。糖表层脆、心酥软、甜味醇, 具有橘饼、桂花的特有香气,脆、甜兼得,表层脆而芯酥软,粗细匀称,全身白净,软不粘牙,入口香甜,甜味纯正,经久悠长。

徽州名点“寸金”,是古徽泱泱传统糕点大海中的一款极富文化内涵、极具警世韵味的名点。过去,这“寸金”是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面世。或被徽人用作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首选送礼佳品,或被用作年节期间家家户户锡格子茶节俗中“锡格”里必不可少的徽式糕点。而现在,随着昨日古徽州向今天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的突变,“寸金”已经成为一年四季均应市、颇受海内外游客喜欢的旅游纪念品了。

那么,寸金是如何来的呢?关于“寸金”的来历,徽州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徽州有个大孝子,“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走上了出门学徒做生意的“徽商”之路。由于年纪太小,思家心切,因而长进不快,被其母亲骂为“虚度光阴”。一天,爱子心切的母亲终于想出了个妙计,决定采用“寓教于糖”的手法,在儿子最爱吃而她每年都要做一批捎给远方儿子的家乡传统土特产——松杆糖的基础上作些改进,使得原来的“夹心在内、芝麻在外、两端敞开、两寸长短”的长圆柱形松杆糖,摇身一变而成“夹心在内、芝麻在外、两端封口、寸把长短”的变形元宝、金条形状,并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意为之命名为“寸金糖”,并将这种寄寓着深深母爱、良苦用心、殷殷期盼的“寸金糖”,连同一张只有“寸金糖”三个字的信纸一块,通过当时专事邮递的“水客”捎了出去。

儿子接到之后,先是一番惊讶:为什么母亲捎来的,不是他最喜欢吃的家乡松杆糖,而是他从未见到过的寸金糖?为什么母亲捎来的书信,竟是一封“寸金糖”三字天书?继之就是一阵感动:却原来母亲所有的千言万语,已经尽在这“寸金糖”三个字里了。真是心有灵犀、母子感应啊,这位一直遵循、恪守着“母训为大”信条的大孝子,霎时顿悟,恸哭不止,一边含泪品尝着母亲捎来的“寸金糖”,一边吟咏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谣谚,于是,发奋图强,誓言铿锵:从此,每日上进,绝不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不干出点名堂,无脸见爹娘;从此,每日品尝,警醒鞭策、励志有为,不干出点名堂,誓死不回乡!从此,“寸金糖”这种新创糕点,便随着这个关于“寸金糖”的故事一起在古徽州大地上传扬开来,并渐渐成为了徽商故里一款著名的、与徽商有关的徽州名点。

我来推荐一道关于寸金的菜吧!

1. 将白菜用沸水滚熟,过冷水,轻力捞起,取用叶茎约10厘米,晾干水分候用;

2. 将鸡肉、肫肉、肥肉、虾仁、湿冬菇20克全部切幼丁,用碗盛起,加入火腿末、精盐、味精、蛋白、胡椒粉搅匀成馅料;

3. 将白菜放在砧板上,包馅料,包口涂上一点湿淀粉,用盘盛起;

4. 起锅下猪油,顺锅把菜包摆落锅,用文火煎至呈浅金黄色,加入上汤400毫升、精盐、味精,用中火,坟至收汁,下湿淀粉勾芡,淋入香油、猪油,把菜包放在盘中间,冬菇伴边即成。

怎么样?想吃了吗?来店铺看看吧!产品链接:http://www.wutongzi.com/pro/cp/13593.html

好景当前(2015-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