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编辑
国际法商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际法商系正式成立于2003年9月,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的国际形势,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针对全国经济发展对法学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建系之初设立法律事务(国际经济法方向)专业,2004年增设国际经济与贸易,2005年在原有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加设国际商务专业。2007年又成功的申办了国际金融专业.由于国际法商系设立的专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建系以来均得到了考生的青睐.2009年机构改革,正式更名为国际法商系。
国际法商系现拥有国际经济法、国际经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和国际金融4个专业,现有教师24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双师型教师21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75%。整体上师资队伍学历较高、年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在国际市场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法商系将以强大的专业阵容和积极诚信的工作态度,致力于培养“懂法律、通经济、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法商系决心以“传承、凝聚、创新”为治系理念,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扎实工作,勇于进取,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学院发展做出新贡献。[2]
园林系
园林系是2004年5月在原河北林校并入后创建的。现设有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测量与监理、森林生态旅游、工程造价等六个专业。招生实行文、理科兼收制,在校生近1400人。
园林系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3人;“双师”素质教师3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1人,2名教师入选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另外,从行业企业中聘请多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技师及能工巧匠担任本系客座教授、实训指导教师,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经过多年的建设,园林系实验实训条件完善,拥有植物实验室、植物环境实验室、植物保护实训室、美术基础实训室、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园林CAD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植物栽培实训室、插花盆景实训室、植物快繁中心、装饰材料展示室等十余个校内实验实训室;苗圃、温室、树木生态园等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环境。同时,我们还与省内外二十多家行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作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使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相衔接,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轨,教学质量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誉。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深获社会广泛认可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以园林系为平台,国家林业局职业鉴定中心在学院建立了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各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鉴定范围包括花卉园艺师、草坪建植工、绿化工、林木种苗工、插花员、工程测量工、景观设计员等职业(工种),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鉴定站还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办成人函授教育,成为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河北分院,现开设园林、法学、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成人本科教育。分院设在园林系,负责函授教育的招生、学籍管理、面授等工作。
管理系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管理系 为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推动学院向综合性高校发展,管理系于 2003 年 7 月建立。几年来,管理系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性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遵循“至真重理,慎思明德”的系训,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探索和实践中,管理系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个结合,四种意识”总体工作模式。“三个结合”就是坚持各项工作的谋划、实施,与系 务 、院务实际相结合、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的宗旨相结合。体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就是必须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环境紧密结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体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系文化建设相结合。“四种意识”就是依据管理类人才职业内涵和规范的要求,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规范意识、互动意识、问题意识”作为各项工作所追求的目的和目标。通过“三个结合” 使全体师生体验、解读、认同和实践“四种意识”。
管理系开设法律文秘、人力资源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社会工作、安全保卫、交通管理8个专业,其中法律文秘专业为省级试点专业。现有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 2 名、副教授 3 名、讲师 10 名, 绝大多数教师具有与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秘书职业资格培训鉴定站”考试点。 建有礼仪、综艺、秘书、速录等校内实训室,并在河北文学馆、河北档案馆、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总政)西直门宾馆等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系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文明修身教育;日常工作通过学生自主、规范的组织,使学生体验“管理”的真谛,感受“民主、理性、规范、和谐”的治学理念;开展了大学生读书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努力营造高层次校园文化,举办有文学社、书画社、演讲辩论协会、创意策划协会、礼仪协会等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成为学生培养技能、发展特长、陶冶情操的重要基地;系刊《白桦林》成为学生风采展示和心灵交流的园地。[4]
会计系
会计系成立于2007年7月。自建系以来,始终秉承“德以辅才、学以致用、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治系理念,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拥有30名教职工,设有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司法会计方向)、投资与理财4个专业,在校学生2360余名发展势头强劲的系部。30名教职工中,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9人,讲师10人,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会计师等资格的“双师型”教师18人。所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三门课程,被评为“院级优秀课”。多年来,温馨和谐熔铸了系风,严谨治学彰显了教风,励志笃行凝聚了学风。系部立足燕赵大地,喜迎四方学子,广纳八方才俊,培育经济英才,成就财富人生,助力经济强省,献礼和谐社会。 [5]
国际交流系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际交流系,前身是外语系,建系于2003年7月, 设有公共英语、基础英语、专业英语三个教研室,开设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应用英语(翻译方向)、应用英语(传媒方向)、航空服务、涉外旅游等6个专业,建系以来,国际交流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方针,牢牢把握市场需求,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全体教职工在经历了人才培养评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重大活动后,正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保持并发扬着“敢为人先,誓争一流”的学院精神,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为学院和国际交流系的改革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法律系
浮华去尽露真璞,大浪淘沙始见金。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法律系作为体现我院学科基础和龙头专业的大系,始终按照“民主意识、理性思维、规范管理、合谐发展”的办校治学理念,秉承“知法、尚法、弘法”的理念,团结务实、科学谋划、锐意改革、协调发展。我系设有法律事务和司法助理两个专业,贯彻并实践学院1234N人才培养模式。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法律职业素质和法律职业能力,熟练掌握法律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能熟练掌握起诉、代理、辩护、审判等程序及相关法律制度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法律事务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法律职业部门的辅助性工作岗位;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司法所、仲裁机构、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中心等社会法律机构的服务性工作岗位;街道、社区、农村、企事业等基层单位法律工作岗位。司法助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庭前准备、庭审记录、司法文书制作、法律文件档案管理及相关法律制度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司法助理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学生毕业后适合在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部门、行政机关等单位,从事检察官助理、法官助理、书记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方面的工作岗位;适合在法律服务机构、仲裁机构、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从事律师助理、人民调解员等法律服务和法律辅助工作岗位。我系荟萃了省内众多知名学者和教授。其中包括:省委委员、河北省政府法制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省首届十佳律师之首、省律师学会会长、省委政法委委员、政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益民教授河北省政府法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政法学院副院长刘莲花教授,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河北法学》主编郭登科教授河北省青年法学家任万兴教授等一大批专家、教授以及“双师型”教学团队。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法学知识是广大同学永不枯竭的学习源泉。
我系依据高职教育特点,依托“法律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大胆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我们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等几十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固定的实训基地,建立了校内模拟法庭,所有学生都能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为期半年的诉讼业务、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专业实习和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我系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重点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和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职业意识与技能培训”等六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在校内外各类素质拓展大赛中,我系学生屡获殊荣。几年来,法律系培育了一大批具有职业道德良好、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社会反响很好的应用型人才。如今,我系的毕业生已遍布全省各地和各行各业,其中有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以及商界精英,他们当中许多人成为业务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的形势令人鼓舞,新的任务催人奋进。全系上下正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继往开来,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收费标准 编辑本段
收费标准:学费5000元/年。住宿费按省规定标准执行。
学校相关 编辑本段
学院主办的《河北法学》杂志,创刊20多年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刊发了大量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在法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连续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
学院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依托河北济民律师事务所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学院教师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通过授课、参加立法听证会和论证会、专题研讨会,以及参加省各大新闻媒体的有关节目,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许多教师被聘为省政府、市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或法律顾问,为推进政府 依法行政和加强我省法制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法律服务。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并成立了就业指导专门机构,负责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我院毕业 生具有“厚基础、有专长、高素质、善创新”和“朴实、安心、能干”的特点,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目前,已��成“立足政法、面向社会、服务河北、辐射全国”的就业格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