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水,有一道地方小吃——甘谷酥油圈圈,甘谷酥油圈圈是以精细白面为主料,用上等胡麻油配以各味香料,精工制作而成。其制作方法是将面粉发酵,添加碱水去酸,和以胡麻油,配上鸡蛋,椒末,姜末,桂皮,精盐等佐料,经过精揉细搓后,掐成剂子,并拉条,再揉成大小粗细均匀的环状,形如微缩的救生圈 ,故又名“曲连”。然后将姜黄、麻油等配置好的糊状物抹在面圈上,置于上下都有炭火的鏊中双面烘烤而成,具有耐存耐放之长处,即使在炎夏,存放月余也是光干不馊,常被人们购捎给省内外的亲朋好友。酥圈圈烤成出锅时,香气扑鼻,诱人垂涎,往往不待热气散尽,就被抢购一空。据传酥圈圈是满清时由甘谷城关蒋家独庄一姓李的厨师创制成的。
据传,酥圈圈是由清代大像山镇蒋家庄一姓李的厨师创制而成。后经光大传承,名声渐起。王明玖是清朝末年伏羌(今甘谷)有名的厨师,以制作南式点心和酥圈圈而出名。他制作的酥圈圈做工考究,点心甜而不腻,很适合当地的口味,因而方圆百里名声远播。他的名气被一位天水道台所闻,道台大人在某一年中秋节宴请政界名流,并请王明玖到府上治席,大家品尝他治的席后一致赞赏,这位大人非常高兴,脱口而出:“王明玖制作的点心和酥圈圈多像今晚的月亮。”从此,“王月亮”的名声传遍天水。
甘谷酥圈圈其色泽金黄、香酥可口、油而不腻。酥圈圈烤成出锅时,香气扑鼻,诱人垂涎。
酥圈圈的制作方法:
1、将面粉发酵,和以胡麻油,配上鸡蛋、椒末、精盐等佐料;
2、将和好的拉条揉成大小粗细均匀的环状;
3、然后将姜黄、麻油等配置好的糊状物抹在面圈上,置于上下都有炭火的鏊中双面烘烤而成。
现代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向着机械化发展,酥油圈圈的制作也开始向这方面发展,省去了制作过程中很多繁重 的工序。手工揉面已经被揉面机所代替,以前制作酥油圈圈的鏊子也换做了大烤箱。但是无论制作工具怎么变化,酥油圈圈的味道还是一样酥香味美。
在天水的风味小吃中,甘谷酥油圈圈的地位正在逐渐提升,因为美味的酥油圈圈或许是天水众多地方小吃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据王永忠讲,王月亮的酥圈圈有人带给国外的亲戚,也有些外国宾客会慕名而来。
甘谷酥油圈圈作为天水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真切地反映了天水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天水的文化气息。古城初冬的早晨,红泥小火炉,煮上一罐清香袭人的罐罐茶,就着刚出鏊子的酥子的酥油圈圈,这个丝丝寒意的清晨也就多了几多悠然、几许舒适、几份惬意。
想要了解天水特产更多的描述,请关注我的梧桐子上架产品地址http://www.wutongzi.com/pro/cp/12351.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