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有一种小吃叫做“落汤钱”、“胶罗钱”。小时候,每当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的铃声,就知道有人出来卖“胶罗钱”了,好有温馨感。
落汤钱也叫“胶罗钱”、“软果”,是用糯米做的,其味甘,性温,食之有益气止泄,补中益气,主消渴,暖脾胃之效。糯米口感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既是药膳,又是美食,难怪既是烹调家又是美食家的潮汕人特别喜欢糯米。
历史悠久的“胶罗钱”,软糯甜滑香满口,是潮汕人喜爱的传统甜点之一。如今潮汕人“做桌”,都喜欢把“胶罗钱”当做甜点。许多小食坊也都将“胶罗钱”当做主打传统小食销售。
制作“胶罗钱”首先是将糯米浸水泡发后磨成粉浆,然后压干变成湿度合适的粉团。将白砂糖加适量水大火熬煮,待一定火候之后,白砂糖便和水充分融合变成糖浆,把糖浆倒入一个宽口大锅中,用锅铲不断搅拌,同时用力将逐渐冷却成固体的糖磨成糖粉。经熬煮过的糖粉口味比白砂糖更为香醇。糖粉还要加上炒熟的黑芝麻,搅拌均匀备用。把粉团蒸熟后用手搓成长条状,然后再分成小块状放在糖粉上,分好之后把小粉团均匀裹上糖粉装入盘中,再撒上一把花生粉即可。
“落汤钱”它吸收传统小食的优良做法,而对传统小食一些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从而使这一小食更加完美,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潮州小食。潮汕“落汤钱”在制法上继承了“糯米钱”的一些优点,比如糯米粉团煮熟后,放置盆中,用木棒反复擂搅,这样的好处是使熟粉团更加纯滑,更具韧性。
但传统“糯米钱”是在粉团熟后,落汤钱用手捏成小块,滚上糖粉白芝麻后即成,这样既不卫生,且煮熟糯米粉团直接食用,口感太粘,所以潮汕“落汤钱”改成熟糯米团入锅用葱油煎至两面微脆,再改刀切块装盘,便克服了传统“糯米钱”的不足之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