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鼎盛时期主动转型摆脱“煤城”标签

家乡区县: 济宁市任城区

2013年,济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1.54亿元。

济宁是鲁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商品的流通中心,山东省工业中心城市,建设中的组群结构特大城市。济宁物产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经济实力雄厚。

济宁的资源优势独特,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煤炭储量250多亿吨,占山东省的一半以上;稀土矿储量1275万吨,位居全国第二;电力装机容量920万千瓦,占山东省的1/6;水资源总量48.5亿立方米,约占山东省的1/6,其中中国北方著名淡水湖泊、有“日出斗金”美誉的微山湖常年蓄水20多亿立方米。

产业转型 《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把济宁定位为“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作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14个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煤电行业多年占据经济半壁江山的“煤城”济宁,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谋求转型升级。“在资源鼎盛期‘主动转型、发展转型’,核心就是调整升级产业结构,我们把科技创新作为突破瓶颈、转型发展的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济宁市发改委主任贺永红表示,为摆脱“一业独大”,济宁把煤炭开采的年最大规模控制在9000万吨内,同时,拉长煤炭产业链条,掌握了世界领先的煤化工高端技术,煤炭就地转化增值的能力越来越强。

除了传统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正在加速形成战略新兴支柱产业。辰欣药业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5%—7%作为科研经费,自主研制的阿德福韦酯(原料及片剂)被评为国家一类新药。

近五年,在煤炭产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济宁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格局出现“三个重大变化”:先进制造业超过煤电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58%,煤炭占比下调到30%;高新技术产业超过工业增速、占工业的比重达到24%;服务业超过GDP增速、占GDP的比重达到37%,上升为支柱产业。成立科技银行,与30家国内外创投机构合作建立的基金达到7支、总规模13亿元。

忧思楠忘(2014-04-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