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闻喜花馍的名声逐渐在外传播且多次在新闻联播上出现,成为闻喜的一个标志。从2014年的“龙王神像面塑”起,花馍展成为了闻喜闹元宵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闻喜花馍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始盛行于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主要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两百多个品种。我最熟悉的就是花馍,每年元宵节前奶奶都会带我做花馍,一个小狗放门口,一个麻袋放粮仓,再给我捏一个小花篮……在历届的花馍展中,出彩的有:最高龙王——龙王神像面塑、最长飞龙——神龙面塑、最大花馍——龙腾盛世大花馍、最大面塑群——裴氏宰相将军群塑。
在历经千年的传承中,闻喜花馍不仅被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形成了其独特的制作技艺。包括搓、团、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十多道工艺,所用的工具有擀杖、剪刀、筷子、梳子、竹签等。制作工艺有麦子的筛选、晾晒到面粉的加工,从制酵、发面到捏形、蒸制,成形和着色等。做出一个闻喜花馍,至少需4到5天,需要9大工序即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100多道小工序,全手工揉捏而成。
闻喜花馍贯穿于我们的生活,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蒸制面食。不同类型的花馍还有着不同的用途,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家要给新娘家蒸“上头糕”花馍,待新娘出门时,妈妈要将“上头糕”的根部一段裁下来,让一对新人带走,意为女儿应在婆家扎根,其余切成片分送给家族与邻居,表示喜鸟儿翔远了;给老人蒸的寿糕花馍,一周有九只造型优美的狮子族拥着一朵怒放的菊花,寓意“九世共居”;过年走访亲戚时,我们会互赠枣花馍,让年味更浓。
由于国家政策扶持,以卫嫂馍为代表的花馍企业先后发展起来,这门传统的手艺被多数人所熟知。希望这个传统产业得到传承,让闻喜花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是杨小璐飞啊飞
2017-05-0420:53:5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