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历史名人

家乡区县: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傅作义在河套

傅作义接任绥远省主席后,鉴于连年动乱,土匪遍地,民不聊生,便向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移民、实边、发展生产、巩固国防”案,并励精图治,整军经武,消解匪患,整顿税收、金融,疏浚河渠,发展工农业生产。在短短几年内,绥远面貌大为改观,为绥远抗战准备了条件。 1939年12月历经乌不浪山口血战,以缓解中原地区的军事压力。1940年3月下旬,傅作义将军指挥了收复失地的五原战役,为了彻底消灭来犯之敌,下令水淹日寇。 1940年在狼山县境,创建军耕农场,安置随军烈士家属和伤残官兵。利用丈余公田,在临河、五原、晏江、狼山等县创办了五个合作农场。1941年1、2月间,又提出“民养军,军助民,军民合作发展粮食生产”的口号,开展屯田活动。对促进生产发展,繁荣河套经济起了很大作用。 1945年夏,傅作义请黄河水利委员会测量队到河套,进行从宁夏石嘴山到后套的黄河流速、降波、河床变迁等一系列勘察。积累了珍贵的治理黄河的第一手资料。 奋斗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由著名爱国将领傅作义先生1942年在抗日烽火中创办。

冯玉祥五原誓师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冯玉祥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人刘伯坚、邓小平等帮助下,决定率部加入国民革命军,从北方协助国民革命军北伐。同年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将部队改编为国民联军,冯自任总司令。会场上唱起了北伐军军歌。歌声震荡着整个会场,又从会场传出去飘荡在塞外原野上空。在一片群情激奋的歌唱声中,大会发出《五原誓师通电宣言》,晓喻中外,传檄天下。誓师大会后,冯将军采纳中共领导人李大钊的建议,挥师西进,过宁夏,出陕甘,解西安之围。然后又挥师北上,进北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了伟大的北伐革命。

文姬归汉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是中国诗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等 。 董卓被杀,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打这以后, 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左贤王很爱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虽然过惯了匈奴的生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曹操统一北方后,想起了蔡文姬(其父因学冠天下而成为曹操的朋友),就派使者带着礼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来。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国,当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离开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觉得悲伤。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她写下了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后来,蔡文姬把她记住的几百篇文章都默写下来,送给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满意。曹操把蔡文姬接回来,在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历史上把“文姬归汉”传为美谈。

王同春

王同春勘测并成功完成的八大干渠和一条排水渠(乌加河)。他共在后套自行开大渠5道,支渠270多道,可灌水田7000多顷,熟田27000余顷。清光绪三十年,他又受清政府委托开凿永济渠,该渠为后套第一大渠。在后套地区,他以识水性,谙地理,精疏浚闻名四方。 王同春一生勤奋过人,他终年奔驰于田野、察地势、辨土壤,所遇无不精思以求其理。因此,他对后套广大地区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情况,都十分熟悉。当地农民对他十分信赖。虽有“后套土皇帝”之名,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后套的开发者。

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

]秦王朝的覆灭后,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又开始不断侵扰汉朝边关。而在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未果发生平城被围事件后,匈奴更加事无忌惮,给新兴的汉王朝带来巨大的威胁。而后几十年,汉朝只能通过和亲等外交手段,来换取边境的和平,韬光养晦,为后续反击匈奴提供丰厚的国家物质力量。 汉武帝刘彻登基,此时汉朝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军事、政治力量空前加强,对匈奴作战的条件成熟了。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经历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并取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使之远遁荒凉的漠北,最终大闹欧洲去了。

蒙恬大破匈奴,修筑长城

秦长城 ,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阴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米越(2014-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