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牢牢把握促进牧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抓好新牧区建设。一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继续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使我旗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效益为纽带的产业化格局。继续壮大双娃乳业、呼和哈达乳品厂、罕达盖亚麻厂等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明英乳业、韩牛肉类加工、绿野肉类加工等新入驻我旗的乳肉加工企业,力保我旗规模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6家。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农畜产品优势产区和发展带,不断提高基地对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能力。乳业基地发展方面,北部地区重点扩大双娃乳业奶牛繁育场和育成牛小区规模,重点扶持壮大嵯岗镇奶牛小区和延海拉尔河奶牛带。中部地区重点扶持明英乳业奶源基地建设,按“企业 基地 牧户”的形式盘活阿镇奶牛村,并辐射周边地区。对新苏木、吉苏木等地区实施项目捆绑,整合各类农牧业、扶贫、水利、农业开发等项目,建立中部区奶牛带,与双娃乳业、明英乳业形成产业链。奶牛头数增长到5万头,鲜奶产量达到6万吨,商品奶产量达到3万吨。肉业基地发展方面,积极扶持韩牛育肥牛基地和阳光农牧总场肉牛产业化基地建设,同时以宝利阁肉牛养殖公司为示例,鼓励和提倡养牛大户向规模化养殖转换,增加肉牛头数。以协会、支部为单位组织订单农牧业,大力推行冬羔、早春羔,努力实现夏秋两季出栏。特色种养业方面,引导吉苏木及阿、嵯两镇特种养殖、蔬菜种植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做好接羔保育的服务工作。加大疫病防治力度,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二是扎实推进新牧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出台新牧区建设规划,把新牧区建设与扶贫开发、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村建设、旅游、特色种养等产业构建和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谋划。坚持典型引路,有针对性、分领域、分类别确定试点地区。在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牧民增收、牧区综合改革、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全旗新牧区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方面有所突破。落实财政支牧、工业反哺农牧业政策,旗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00万元,支持畜牧业发展和促进牧民增收。同时要大力进行资金整合,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牧民收入。继续实施“七个一”工程,在巩固完善现有710户家庭牧场建设的基础上,力争使全旗生态家庭牧场总户数达到1200户,覆盖到全旗总牧户的三分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