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问起我的家乡在哪时,我会骄傲的告诉他,湖南邵东是我的家乡。
邵东县辖16个镇,9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961个行政村,53个居委会,总人口129.96万。位于邵阳市东郊,东连双峰、衡阳,南邻祁东,西接邵阳县、邵阳市双清区,北交新邵、涟源。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置昭阳候国,近代有民族义士贺金声、革命先驱匡互生、音乐泰斗贺绿汀、抗日名将袁国平、抗日爱国名绅申顺卿、新闻怪杰严怪愚,当代有张国初、龙川、周美华、李晟、张剑飞、曾小山、等杰出人才。
我的家乡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邵东地处湘中丘陵地带,四季分明。春多阴雨,夏暑期长,秋多干旱,冬寒期短。境内有邵水、蒸水、测水三大地表水系,蒸水、测水、向东流入湘江,邵水向西注入资江。正是这特殊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一个一个的名胜古迹。从唐代名士申太芝所居的大云山到唐肃宗御笔亲题的佘湖山;从宋濂溪周敦颐的九龙岭到昭阳候城遗址;从流光岭风景区到畔塘水库烟竹岩;从明代建筑群荫家堂到朋山塘古屋••••••湖光山色中的美丽风景,无一不让人向往;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无一不扣动着游人的心弦。
我的家乡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邮通电话,县乡公路交织成网。洛湛铁路横贯东西,320国道、S315、沪昆高速潭邵段(G60)和衡邵高速(S80)贯通全境;洛湛铁路邵东段、怀邵衡铁路、邵衡高速公路和邵东新火车站正在修建中,织成交通立体网络。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工业、农业久负盛名,经济高速发展。境内有全国“百强市场”之称的邵东工业品市场,全国五大药材市场之一的“南国药都”廉桥药材市场,湘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家电城,眼镜城,中南五金大市场等75个专业市场和城乡网络点。全县创办了13个工业园区,组建了17个产业集团。黄花、柑桔、西瓜久负盛名,丹皮、白芍、尾参亦闻名遐迩,五金、铝制品、钢球钢锭、皮件、药材、农产品加工等企业起步早,发展快。廉桥、佘田桥、范家山等地商业大兴。廉桥的药材、黄花、辣椒、范家山的笔墨、土产、佘田桥的土纸、竹木制品、仙槎桥的剪刀、火厂坪的铁钉运销省内外,石膏、煤闻名国内。
邵东商业发达。“三天不赶场,鼎锅作钟响”, 邵东历来人多田少,逼迫人们外出谋生,有近40万人在外经商,其中有10万左右在国外。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31个省内,仅老挝就有5万左右。全国的打火机三分之一产产自邵东。
我的家乡重视教育,崇尚科学。“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邵东是教育强县,也是教育大县。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51所,在校学生近16万人,专任教师8692人。有省重点中学邵东县第一中学和邵东县第三中学两所, 有“全国示范性高职”邵东职业中专,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了扬善、明理、五老三帮等教育品牌。每年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均达5000人之多,特别是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每年近200人,占邵阳市的一半、全省的二十分之一。
我的家乡人们吃苦耐劳,“敢为人先,脚踏实地,走南创北,四海为家,当得起老板,睡得起地板”。正是这种拼搏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邵东已日渐成为湘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喜欢我的家乡——邵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