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樟树市盐文化

家乡区县: 江西省樟树市

     在古代,江南的苏州、扬州一带,建有盐神庙,供奉的是管子。管子(?——前645),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颖上(今属安徽)人。他辅佐齐桓公改革国政,大力发展渔盐业,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盐业由国家管理并加以收税,是自齐国开始的,献策者就是这位管子,也许这就是他被祀盐神的缘故吧?除管子而外,在河南一带,供奉葛洪为盐神。葛洪(284——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他是晋丹阳人。一生不慕荣利,专好养生修炼,著有《抱朴子》一书。葛洪被有的地方奉为盐业祖师,这是因为葛洪酷好炼丹。民间传说葛洪经七七四十九天,炼好了一粒仙丹,白灿灿、光闪闪,就是盐。葛洪本可自己服用,这时他看到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面黄肌瘦,就让这些人每人舔一口仙丹,结果个个红光满面。后来仙丹被太阳神与海龙王偷去,并将仙丹融化进海水里去了。经过艰苦的斗争,葛洪与太阳神、海龙王达成妥协,让老百姓用海水晒煮出食盐来。这个“仙话”是民间对葛洪何以奉为盐业祖师的一种解释。
       有的地方还供奉真武大帝、张天师为盐业祖师神。如《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九引《陵州图经》:“陵州盐井后汉仙者张道陵之所开凿。周回四丈,深五百四十尺。置灶煮盐,一分入官,二分入百姓家。井上有玉女庙,古老传云:比十二玉女曾与张道陵指地开井,遂奉以为神。”
四川自古以来是我国最重要的盐产地之一,关于盐业祖师的传说特别多。四川自流井盐区,供奉炎帝为行业神,这是因为炎帝是传说中的火神;在四川盐源县,盐井开于西汉。当地供奉的盐神是一位纳西族妇女,称为天井娘娘或开井娘娘。传说是她在放牧时看到白鹿、牛羊老爱到一处池水旁饮水,发现这里有座白盐井。盐井开发后,立庙祭祀这位妇女,奉为盐神娘娘;重庆巫溪的盐泉,传说是被一位姓袁猎人发现的:他追一只白鹿,见到山洞有泉水涌出,饮后知是盐泉,这眼泉命名“白鹿盐泉”或“白龙泉”。云南阿昌族流传着盐婆婆桑木姑米的传说,她死后头变为岩盐,身子变为盐水河。在云南西双版纳,传说克木人波达闷在磨歇河中捉鱼发现了盐泉。他被尊为“帝洼拉哥”即盐神。
        这些传说说明盐是人民群众用血汗与智能发现、制造出来的。如今的盐类,不但是人民日常必需品,同时盐又是化工原料之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人民还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在人民已经掌握自己命运的今天,我们可以说,盐业的行业神灵就是人民自己!说到这里,想起了宋代诗人柳永的《煮海歌》:“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何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呢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煮盐之民,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如此艰苦地煮海为盐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类不能离开它。
     人民才是行业神,盐开生命美丽花!

1.盐的发现
      中国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我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我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以及北美纳瓦舐盐地,
我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其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历史悠久,在《史记》中有记载,黄帝曾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尢于涿鹿,后又“邑于涿鹿之阿”。据专村及浊泽,一名涿鹿”。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另一种自然盐是岩盐,因产于“盐山”故称岩盐。产地在今天甘肃环县南曲子附近和甘肃泉市。所谓“盐山”实际是指大粒矿盐,除了主要化学成份NaCIQH,因各地质、地层的不同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各异,从而出现赤、紫、青、黑、白等不同的颜色。盐的主要用途,在古代主要是食用,《周官。盐人》,“形盐”用以供宾客。又说:“王之膳羞,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
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有关盐神的传说,四川盐源县的纳西族,供奉“盐神”是一位少女形象,相传是她在牧羊时发现了盐水,后来在此开凿了盐井。古巴蛮有酋长廪君与盐神斗智、最在“鱼盐之地”定居的神话故事。这说明少数民族特别重视对自然盐的占有。
自然盐的发现和利用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其产地、产量、质量都受自然的制约。

2.古代盐的食用
      盐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作调味品。《尚书•说命》就有:“苦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盐做调味品,用来配制美味的羹汤。再联系到《尚书•禹贡》有青州“厥贡盐希”的记载,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是做调味品用的,并且极为珍贵,当作贡物上交。因而中国关于食用盐的最早记载时间,可以溯推至夏代。及至周代,人们已经把咸味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周礼•天官宰》中就有“以咸养脉”记载,这是周代人对盐的的医疗功用的新认识。战国末秦相品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有“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咸而不减”的论述,这就更具体地谈到了咸味的调理方法。其后,盐的调味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 人类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未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味时代,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后世人们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羹不致”以表示对古礼的遵循。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对这种古礼也作了记载:“大食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者矣。”典籍的这些记载,都可视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佐证。因而可以推论,古代先民确实曾经历过一个不知食用盐的漫长
      人类饮食文化正是从品尝万物开始的,大自然赐与人类的万物中,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都是通过人的亲口品尝的积累,才获得食用经验的。中国古代神话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想这不会是古人毫无根据的编造。正是古代先民无数次地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地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随机性地品尝海水、咸湖水、盐岩、盐土等,尝到了咸味的香美,并将自然生成的盐添加到食物中去,发现有些食物带有咸味比本味要香,经过尝试以后,就逐渐用盐作调味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历史上是否真有宿沙氏其人,尚不可断定,但可以说,这位诸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海水煮盐智慧的化身。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也不可能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盐的成因也早有探索,并有先识之见,认为盐的生成与水气有很大关系:“水曰润下,润下作咸”。这是对湖盐生成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池),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体状的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古老的河东盐池(亦称“解池”,今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历史上称为“解盐”、“潞盐”或“河东盐”。关于“解池”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山海经•北山经》,其中有“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句。据晋人郭璞释云:盐贩之泽,“即盐池也”。现在我国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王著《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就是说池盐不需煮制,自然可成。“解池”地处黄河域,由此可以想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会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很难确定池盐与海盐的发现及食用孰先孰后,因为海盐也可由滞存浅滩的海水经风吹日晒,因蒸发作用而自然结晶成生。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也会很早发现并食用这种自然结晶生成的天然海盐。总括来说,自然生成的池盐和海盐,以及露出地表的岩盐,自然溢流外泄的盐泉和随地可得的土盐,只要在生成这些天然盐的地域内有人类活动,那么古代先民总会或迟或早发现、认识和食用这些天然盐。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可考资料甚少,也就不易判定其发现和食用的时序先后。当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煮制海盐当在天然盐被发现和食用之后。因为煮盐是一种进步的制作工艺,必须具备一定的煮制用的器具,比如像汉代煮盐用的“牢盆”之类的器具。面这类器具用什么材料制作,如何煮制等一系列问题均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断定:发现和食用自然生成的天然海盐、池盐、岩盐、盐泉、土盐等是人类食用盐的开端。这一点对于世界各国

      盐可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人缺了盐,生理平衡就会紊乱,会产生头昏、恶心,呕吐等现象,甚至休克,动物缺了盐也活不下去,许多食草动物从盐沼地区的植物和含盐水里获得盐,食肉 盐不但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俗有“化学工业之母”的称号。食盐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它是制造苛性钠,盐酸,氯气,氢气,纯碱,杀虫剂,漂白粉,硫酸钠和电石等的原料,制药工业用食盐制取抗生素,环胺剂和解热药;食品业用食盐腌制鱼、肉、蔬菜等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盐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用处,花生米拌着盐炒,既有香脆椒盐味道,又不易糊焦,甜羹、热食中加少许盐,味道会更加鲜甜爽口,早晨空腹喝杯盐水,可以清洁肠胃,增强消化。盐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但是过多的盐也不利于生命,医学家普遍认为,多吃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

4.盐的功过

     盐的利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周礼》中的盐人就是当时掌管盐务的官职。汉代就设置盐官管理盐税。历代封建王朝都把盐税作为一种剥削和掠夺人民的方法。国外也是这样。古代的不少民族,往往为了盐而引起战争。公元98年,日尔曼民族的哈脱和希连朋两个部落之间发生战争,为了夺盐的资源,结果哈脱部落被杀绝了。

     盐不但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俗有“化学工业之母”的称号。食盐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它是制造苛性钠、盐酸、氯气、氢气、纯碱、杀虫剂、漂白粉、硫酸钠和电石等的原料;染料厂用食盐制酸性染料;制造高级玻璃和香皂用食盐做澄清剂;制药工业用食盐制取抗生素、环胺剂和解热药;食品业用食盐腌制鱼、肉、蔬菜等食物……。

     盐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但是过多的盐也不利于生命。医学家普遍认为,多吃食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等。所以医学家建议,应该使城市每人每天吃盐量从现在的20克左右降低到10克甚至5克以下,以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病率。

 

 

Fyc(2014-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