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强抗日军人之汪珏珍

家乡区县: 温州市龙湾区

又名祥福、岩福,字克溶。永强四甲(沙城街道烟台村)人。
出身于殷实农家。小时入私塾就学。习诵《幼学琼林》、《三字经》朗朗爽口如流。解文说义,颇具学问。又喜拳足,请教于武师点拨其习武。年青时到温州求学。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深受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南下广州,投考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骑科班。以见习排长加入冯治安将军所属的骑兵部队。学会了驯烈马,驭骏马。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汪珏珍即随部队投入抗日战争,在烽火硝烟的征尘中。他英勇杀敌,转战于长城内外,屡立战功。他颇以自豪地赋诗铭志道:男儿壮志报国仇,立马横刀斩日寇。云山虽隔家乡路,不灭倭奴誓不休。
在刀光血影的战场上,汪珏珍以其战功,从排长、连长、营长直晋升至中校骑兵团副团长、代团长。1942年冬,他奉命率部换防,途中与日寇遭遇,展开短兵相接遭遇战,战斗异常激烈,格斗中,汪珏珍的右手被日寇的军刀削去了三个半指头,血流如注,经战友抢救下来,救治五日方才脱险。上司特许他转移到大后方成都疗养。二年后,就任成都国军后勤部上校军需处处长。
1949年8月,成都解放,汪珏珍作为一位“解放军人”,经过短期集训,自愿要求回乡。并领取“解放人员”的证明单、通行证、路费,携妻带女于1950年3月返回故乡,安心务农。
他淡泊功名利禄,泰然接受人民政府的教育改造。任劳任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1966年11月,他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憧憬宝贝98(2014-05-1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