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派盆景是汉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始于唐朝,以江苏扬州市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那一寸(一寸为3.3.cm)三弯的制作技艺可谓独步天下。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套特殊的盆景制作技艺,扬州盆景博物馆近期已经向有关部门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受理。 扬派盆景源远流长,它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独特造型,关键就在于精巧的剪扎技艺。 据了解,扬派盆景正是凭着这套严谨的制作技艺,屡屡在全国盆景大奖赛中摘金夺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又被确定为全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
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0年初,扬州曾调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扬派盆景与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盆景被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列为全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和汉族文化韵味,饮誉海内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