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人物——张中廷
张中廷 (1922-1984年),河南店镇赤岸村人,农民出身。1949年参加工作,最初在县农建科,后调水利科任科员。期间他曾用"土水平"等方法测量了小漳北渠、石索渠、原漳西渠、漳南渠第一次续建、漳东渠等工程。
1957年10月,县委、人委通过兴建漳北渠的决议,张中廷承担了施工测量任务。在技术上他认为自己经验不多,经常和有经验的同志切磋。在测量水的流量时,因没仪器,就用土办法把玉米杆放在水面,作为浮标,用手表算时间,测流量。在测量断头崖高度时,他爬上山顶,采用把石头抛下去,用拍声计数的方法来计算时间、速度,测量山的高度。钻山洞没有经纬仪,他和李有珍、李培基等人共同研究,创造山头插标记、洞口吊线、三点一线的瞄准方法,解决了开洞的困难。往洞内引中线时,采用石灰溜道,灯光作中点的办法。为此同行称他为"土专家"。后为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他在天津水利专科学校的帮助下,掌握了运用现代仪器的新技术。
漳北渠开工后,名扬全国,水利部组织的全国十八省市水利参观团来参观时,曾多次表扬张中廷。
1958年,张中廷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模会。1959年10月1日,他又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观礼,还受到水利司司长李伯宁的接见。
1975年,张中廷从水利局调到青塔水库干渠施工,在"西马支干"(西戌至马布支干渠)、"七一"渡槽和择营峧倒虹吸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各部尺寸设计,精益求精,他曾说?quot;对建筑物施工测量,要特别细心,绝对不能有丝毫误差,一旦出现误差,就要重新返工。否则,建成的工程既不美观,也不符合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要求。"
1978年,张中廷积劳成疾,重病缠身,后经多方医治无效,于1984年6月18日病故,终年63岁。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handan_shexian.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zhaopengli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095088693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09508869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