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肉饼,是一道美味的食品,诞生地在义乌东河乡的东河村,味道鲜美。凡到过义乌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当您走进那朴素的店堂,临桌而坐,两眼直瞪瞪地望着师傅手中的那块面团,随着他双手的旋转扯拉,一个薄如宣纸的大饼便拉扯而成。紧接着师傅又把它放进一口平底锅中。随着滋滋的油煎声,不稍一分钟,一个散发着薰香、色若琥珀的肉饼就会摆到您的面前。这饼叫“东河肉饼”,其实应叫“夹肉双层麦饼”。这饼诞生地在义乌东河乡的东河村。
因其制作考究、味美色佳而美名远扬。城内的湖清门、县前街等诸多小巷小店都能享到这个口福。一些大饭店、宾馆还把它当作特色小吃。 东河肉饼是义乌小吃的一绝,以油而不腻、色泽光鲜闻名。不过,如果按其做法来命名,应该叫“夹肉双层麦饼”。东河肉饼边缘薄如纸,色如琥珀,单个直径约25厘米。
相传清康熙年间,一位东河籍的显贵跟随京城的宦官巡游东河香山寺。在招待宦官的宴席上,他安排了一道面点小吃,宦官品尝后,连声叫绝,这道面点小吃便是东河肉饼。至于东河肉饼是何人最先做的,已无从考证。
东河肉饼好吃,与其用料考究和做工精细是密不可分的。和面前,按每公斤面粉加40~50克盐的比例配好料,揉成面团,放置约10分钟后再搓成手腕粗细的长条,揪成小孩子拳头般大小的小面团(每公斤面团以50个左右为佳)。之后,把小面团放在搓面板上风干五六分钟,用手轻按小面团有一种特别的韧劲时,才是最适合制作的时候。东河肉饼的馅是用肥肉、葱、盐、味精混合后剁成的细馅泥。
制作时,取两个小面团,用手压成一厘米左右厚的小面饼,在两块面团中间加入适量馅泥,左手捏饼身,右手扯饼沿,一上一下、一正一反地旋转拉扯面饼,直至细馅中的青葱透过扯得薄薄的饼面能看出轮廓为止。肉饼的直径约25厘米,饼的边缘可用薄纸来形容。
煎饼用的是平底锅,为的是受热均匀。有经验的师傅在煎制时会先用猛火将锅烧烫,锅内涂少许荤油,放入制作成型的肉饼,再用文火烙制,待饼面颜色成琥珀色后,即可出锅食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