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座雕塑,又让我吃惊,不是一个名人,而是“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古发明。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到了十五、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思想和学术界彻底解放,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才得以诞生,突飞猛进,超越中国。从此,中国的科学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以至于西方列强利用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直接打到中国。强迫清廷割地赔款,使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四大古发明始终放射出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激励中国人不断创新。
张衡_nEO_IMG.jpg
张衡
第三宗雕像是张衡。张衡是河南南阳人,南阳距离十堰越140公里。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后世称张衡为“科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