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白果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泰兴市

据《泰兴县志》记载及专家现场考证,泰兴银杏已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

至2003年底,泰兴市有500年以上古银杏树121株,其中千年以上的12株,百亩以上古银杏群落20多个。泰兴银杏嫁接历史也相当悠久,早在18世纪就采用嫁接技术繁殖泰兴白果,据2009年统计,存200年以上银杏嫁接树1251株。泰兴市广泛采用嫁接技术,有定植银杏嫁接树530万株。早在鸦片战争之前,就以白果换货物(如枣子、柿等)的形式与山东、山西等地进行交流;鸦片战争后,才经镇江、上海、香港等港口远销东南亚、泰国、澳州。据江苏实业志记载,1932年,泰兴白果出口1.5万担。20世纪80年代后又进入日本、美国、欧洲市场。每到收获季节,国内外客商云集泰兴收购白果,80%销往东南亚、港澳、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出口免检。

泰兴白果因质优驰名于中外,在香港市场,只要麻袋上印有“泰兴白果”字样就免检。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外贸部门明文规定:泰兴白果收购价比其它产区的同规格白果高1-2个等级。泰兴白果1993年被江苏省农林厅选定参加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农业博览会;2003年4月,“泰兴白果”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成为中国唯一的白果证明商标。

据2009年统计,该市拥有定植嫁接银杏树530万株,人均4.2株,其中盛果树30.2万株。银杏大田成片林8.2万亩,其中千亩以上连片的5个,百亩以上连片的270个。银杏苗圃面积3000亩。常年白果产量4000吨,约占中国白果总产量的1/3。该市24个乡镇产量超500吨的2个,200——500吨的8个,100-200吨的6个。

2、荣誉认证

泰兴市素以银杏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创汇率高而被誉为“银杏之乡”,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先后被列为江苏省、中国干果林(银杏)生产基地。1994年和2001年,两次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经济林先进市”。1995年6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为该市题词“银杏第一市”,同年12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在中国“中华之最”评选中,授予该市“中国银杏之乡”称号(中最字0197)。1996年,获原林业部授予的“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市”称号。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称号。2002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银杏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县”。“泰兴白果”(即泰兴大佛指)1993年被江苏省农林厅选定参加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农业博览会,1997年在江苏省首届银杏名优品种评比活动中获“江苏省名优银杏”称号(第一名)。1999年,被江苏省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评为江苏市场用户评价满意商品,被’99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2002年7月,被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制定的“泰兴白果”标准作为2002年江苏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2003年4月,“泰兴白果”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双馨梓kylin(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