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没有听过这种舞蹈吧,它是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云阳板由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来而得名。云阳板舞原来是当地庙会期间“朝山会”的一项祭祀活动,以柔美矫健、干脆飒爽的风采闻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人民群众在节庆期间,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陇西云阳板是陇西县民间舞蹈,形成和流传甚远,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云阳板,板长约三尺,宽二寸五,4片为一副,内贯铜钱,装饰有精美图案,拍击脆响,是表演者手持的道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陇西仁寿山都要举行万人朝山盛会,云阳板舞便是朝山庙会的主要内容。如今,云阳板舞已演变成为人民群众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朝山队由8人组成,都是从平素操练武术的青年中选拔出来的。队员头束双髻,顶戴红花,披云肩,系战裙,着短裤,踩青线麻鞋,步履轻盈,装束洒脱,五彩斑斓,俨然仙童。他们手执云阳板(俗称"拍板")为道具,排双行,两人一列,在旗幡导引、唢呐吹奏、锣钹齐鸣下,作对称式挥舞行进:时而舞板对击,金戈齐鸣;时而舞板划空,如彩虹飞舞。时值春末夏初,花红柳绿,景色宜人,游人如织。各队云阳板竟相比舞,各显其势,极为壮观。
云阳板是陇西独有的别具特色的民间文艺活动。关于云阳板的起源与演变,无确切的文字记载。就目前流传于陇西的云阳板而言,从形式上看,朝山队所执的八面大旗上的图案是龙、狮、虎、豹、日月、星辰、朱雀和玄武,云阳板、清光伞和巨幡上的花纹图案皆为道家特有的太极图、云头环,所着服饰也为道家仙童打扮;而在队伍后面,却高树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从舞蹈动作看,是以我国西部特有的民间单手鞭杆和双手鞭杆之武术套路演变而来,刚柔相济,力势并举。从表演内容看,民间现有的资料表明,早先云阳板的表演要分大、中、小三组,至少应由64人组成八八六十四卦之图形,表演过程中随旗幡的指引,不断变幻为阴阳五行和八卦太极图势,以求神祈雨。现行民间云阳板仅由8人组成,显然完不成以上庞杂的内容。从唢呐吹奏的乐曲看,是典型的中国民间五声调式,且与道教及其活动音乐旋律极为接近。由此可以看出,陇西现在的民间朝山队中,既有道教内容,也含佛教成份,且在"浴佛节"演出,这是由陇西民间信仰中佛道交融的悠久历史形成的。
微博 http://weibo.com/u/3142774801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42774801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qitian___x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longxi.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