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学校特色的独特定义:特色就是让人真切感受到无所不在却又无法触摸的,溶化在师生血液里、外显在师生行为中的“这一个”学校所独有的、经久弥“醇”的东西。学校特色的关键要素是独特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模式和独特的教育风格。学校特色建设,课程是主载体,教学是主渠道,课堂是主阵地。邗江中学的特色定位:在教育思想层面就是实施“合道德”教育,在教育模式层面就是构建“道德课堂”实践模式,在教育风格层面就是追求“大气”——环境大气、活动(包括教学活动)大气、师生大气;让师生通过“大气”环境的熏陶、“大气”活动的历练、滋养“大气”的内在气质和“大气”的外显风度。
3、德育工作
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思路和操作体系:围绕一个目标:责任●潜能——让每一个学生成功;突出两个重点:贴近学生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三个突围: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突围,从就德育抓德育的习惯思维中突围,从封闭的校园围墙突围;抓好六个环节:引导、体验、辨析、选择、践行、升华;形成三个特点:学生为主,活动为主,过程为主。
4、课程教学
率先提出并努力实践“学习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发展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生命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全面质量观,构建“大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着力优化教室课堂,围绕“主体性”和“生成性”,建立“读—思—议—论”的课堂结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全面开放“校园课堂”,实行“弹性作息”和“学分管理”,用“课程”的思想设计和组织校园活动,让校园成为师生的乐园;切实延伸社区课堂,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结合起来,构筑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
5、队伍建设
围绕“建设具有共同教育信念的优秀教师集体”目标,抓住“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敬业精神”、“提高专业本领”三个重点,按照“重起点、重使用、重培养、重发展、重激励、重关怀”的基本思路,坚持岗位使用锻炼人,环境熏陶塑造人,机制激励鞭策人,校本培训提升人,锻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成功”、敢于“亮剑”的邗中教师队伍、职工队伍、党员干部队伍。
6、教育科研
积极营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研究”的浓厚氛围,引领教师“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按照“课题为载体,项目负责制,全校一体化”的科研思路,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热点、难点中提炼课题,组织研究,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教育与管理的效率、效益,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7、内部管理
牢记学校管理的根本宗旨:服务师生,激励师生,发展师生。不断深化管理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制度规范,文化引领,学术提升”的管理思路,着力建立“年级部二级法人地位”的“扁平式”的高效行政运行机制、“在合作过程中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合作”的优化的人事机制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责重酬丰”的激励性分配机制,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受到各级领导和同仁、专家的赞誉。
8、学校文化
“制度”使人规范,“文化”让人崇高,没有“制度”难成“方圆”,没有“文化”失却“灵魂”。文化弥漫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浸透在师生的行为之中。校训、校标、校歌集中地反映学校的价值取向、管理哲学和目标追求,是学校传统和理念的概括与提炼,是学校文化的内核与精髓;恰似温润的“穿石”细雨,浸润着师生的心田,铸造着师生的精神。我撰写的学校校训是“蓄德、修能、日新”。“蓄德”,语出《易传》,揭示我校根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为道德之教育;“修能”,语出《离骚》,揭示我校独特的办学风格:教育应为成功之教育;“日新”,出自《礼记》,揭示我校办学的永远诉求:教育应为创新之教育。与校训配套的还有表述为“盛德有范,有教无类”的教风和“乐学致用,活学致远”的学风等。这种文化底蕴与现代理念高度融合并体现学校价值取向和办学追求的学校文化精髓成为浸润、激励全校师生的强力磁铁和行动航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