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余干县简介

家乡区县: 江西省余干县

    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与万年接壤,西连南昌、进贤,南与余江、东乡毗邻,北邻鄱阳、都昌县。余干县位于东经116°13′45〞-116°54′24〞,北纬28°21′36〞-29°3′24〞。全县总人口100万人,基本上为江右民系,通行赣语。国土面积23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1.6万亩,水面96.5万亩,山林79.1万亩,草洲21.8万亩,余干县地貌以低丘和滨湖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湖滨平原。地形基本由低丘和湖滨平原组成。纵贯全境的信江分东西支流注入鄱阳湖,基本构成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辖27个乡镇场,372个村委会,县城驻玉亭镇。特产主要有余干辣椒、红毛鸭、卢家肉鸽、瑞洪乌鱼、瑞洪神口香猪等。

    县城玉亭镇位于余干县的中心,陆路距南昌56公里,景德镇市100公里,鹰潭68公里,位于三市之中;向东至上饶市167公里。素有“八省通衢”之称。

    余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县,讫今已有2231年历史。以境处余水之干得名为余干县。西汉初名余汗县,属豫章郡,治所即今玉亭镇。王莽始建国初年(9)改名治干县。三国吴称余汗县,改属鄱阳郡。南朝宋永初年间改名余干县。南齐又复名余汗县。

    隋开皇九年(589)又改称余干县,属饶州。元元贞二年(1296)升为余干州,属饶州路。明洪武初改为余干县,属饶州府。民国时期,先后属浔阳道,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第六行政区。

    1949年5月7日余干解放后,先后属鄱阳专区、乐平专区、浮梁专区,1952年改属上饶专区。1968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2000年10月上饶地区撤区设市,余干县属上饶市管辖。

     余干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为-14.3℃,最热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为40℃。近10余年,冬季气温逐渐变暖,大霜、大雪、大冰冻天气少见。

陌上花开(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