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奉老人,关爱儿童,是境内传统美德。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全县“五保”制度趋于完备。80年代中期,各乡镇先后建立敬老院,将部分“五保”老人集中供养。2000年以来,对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不断提高供养标准。至2008年提升到每人每年1800~2400元。恒济镇敬老院被江苏省民政厅表彰为“优秀敬老院”。2006年,钟庄镇丁港村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敬老模范村”。在家庭中,敬重长辈、孝敬老人蔚然成风。颜单镇吴满玉被国家民政部表彰为“中华孝亲爱老之星”。
80年代以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逐步被境内城乡家庭接受,生男生女一样对待,父母双方家庭同样庆贺,男女平等,抚养、教育不分性别。1991年,建湖县被江苏省政府评为“幼儿教育先进县”。
草堰口镇政府自1995年起,使全镇28名孤儿达到“六有”:即住有房、吃有粮、穿有衣、病有医、学有校、玩有友。镇关工委副主任唐维田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委办公室联合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03年,县关工委、教育局在草堰口镇召开“助孤工程”现场推进会,至2008年全县所有孤儿都得到很好照料、培养。
近湖镇镇北社区退休职工郑步俊1995年担任社区关工委主任,牵头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社区“安帮”小组,帮扶312名失足未成年人和“问题青年”。她还筹集资金3万多元,组织社区17名孤寡老人到北京旅游。她的先进事迹于2006年获县“十佳文明新事”奖。
2000年以来,以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农村关爱工程,成为境内城乡人民共同的自觉行为。2007年11月,江苏省农村关爱工程推进会在建湖召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