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五桥机场
万州五桥机场简称万州机场,机场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长江南岸,距万州主城区约15公里。万州机场于1997年11月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2000年初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5月29日建成通航。万州机场按4D级规划,近期按4C级建设,海拔高程为567米,属高挖高填类机场,跑道全长2650米,宽45米,停机坪19200平方米,停机位9个,可满足A320、B737同类及其以下机型的起降,航站楼面积5780平方米,设计年吞吐旅客50万人次。
机场目前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 、南京 、温州、厦门、西安等城市航线,是重庆和西南地区重要空中交通枢纽之一。2013年万州机场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将开通国际航线,机场正式向国际机场迈进。
万州五桥机场于1997年11月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1999年9月23日,国家计委批准万州机场开工建设;1999年12月进行了机场场坪土石方工程的招标;2000年初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5月29日建成通航。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中国进行招标,在民航总局、民航西南管理局、民航重庆市局及有关单位的帮助下,
标,中国航空港建设第十工程总队等6家单位中标。工程实行包工程质量、包工程内容、包建设工期“三包”责任制,并按行业管理要求,接受民航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下,在民航、空军、计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设计、质检、监理、施工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以建好机场,服务三峡,同心协力,共创辉煌的精神,使得工程建设十分顺利。
机场建设
中国航空港建设第二工程总队通过公开投标,相继承担机场土石方工程和道面工程施工任务。在施工中他们始终坚持把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通过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规范施工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了工期和产品质量,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均得到了各
级领导和机场公司、监理部的一致好评。为了确保质量,在土石方工程施工中,该队采用了先进的洞室松动爆破施工工艺,成功实施了装药13OT的洞室松动爆破,松动土石方50万方,是重庆市历史上当量最大的一次爆破,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为保质量并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道面施工中,为优质高速低耗完成任务,从原材料关口,严格检验程序,选用合格料源。采用了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具,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施工质量,解决了大挖高填容易出现的问题,使得飞行区土基密实稳定,与建筑物连接牢固。经机场公司监理部、西南民航局质检站验收,工程质量均达到了优良标准。
机场规模
机场飞行区土石方工程挖填共计达1600万立方米,这在一个机场是罕见的,由于机场建在山上,不得不这样。机场按4C级标准建设了一条长24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1条长17
0米、宽23米的联络道,可供3架C类飞机停放的长160米、宽120米的站坪,并设置了助航灯光系统及站坪照明。修建了巡场路6.4公里,进场路7.2公里,场内排水沟7公里,钢围界及铁丝围界8.5公里。修建航站楼5780平方米、航管楼3396平方米、货运库房、公安武警宿舍、机务用房以及变电站等附属用房共20000平方米。
由于万州五桥机场周围高差较大,为了满足灯光设置中坡度的要求,在机场东南端设有多座铁塔,不仅费用高,而且施工和今后的维护都比较困难。为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审查意见,机场及时对设计进行了调整,省去了原设计中最高6座灯光铁塔,大大节约了成本。
当前难题
纵观万州机场通航以来的8年时间,机场的运营情况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进出港旅客人数上看,2003年最多,达到120742人,2004年回落致70515人次,2005年略有回升至75305人,2006年达到74230人,2007年达到100303人,2008年至99183人次,行李和货物总体情况和旅客人数趋势基本同步。
分析其原因,主要受地理位置、政治经济环境、突发事件等影响较大。
如2003年从5月正式通航到当年底只有8个月时间,其旅客进出港数量达到12万人,主要是因为当时万州到重庆的高速公路未通车,走公路要8个小时,而且路况不好,而坐飞机从万州到重庆只需要半小时的缘故,但随着12月渝万高速通车,航空运输的快捷、方便的优势很快被高速公路抵消了,以至于2004年航班量和进出港旅客人数锐减。2005年川航托管后,进出港人数有所增加, 2006年—2007年,由于经济景气度增加,航班量有了稳步回升,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影响逐步显现,经济下滑,进出港旅客人数小幅下滑.
其次,万州由于历史原因,定位不明确,加上地处盆周山区,政府投入长期不足,因此经济发展一直不快。而从一般意义来讲,航空运输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派生需求,旅客乘机多是为了到异地从事经济、政治、旅游活动或其他目的,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对航空运输产生更多的需求。
此外,突发事件的发生,如“7.29”川航飞机冲出跑道, 2008年初雪灾、“5.12”汶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万州—成都航班停飞,万州到北京、昆明航班量大幅减少。
发展机遇
目前,机场的发展面临一个挑战,三个机遇。
一个挑战就是国际上,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正愈演愈烈,也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此前,中国经济已经经受了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动、全球经济放缓、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国际因素和自身经济发展过热、自然灾害和通货膨胀等国内因素的双重压力。“次贷危机”的突袭,无疑更使中国经济处境雪上加霜。
三个机遇,一是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增加投资40000亿元,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重点是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一系列政策不仅对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利好。二是万州区委、区政府提出了 “500亿万州”的宏伟蓝图,即到2011年万州的经济总量年将达到500亿元。这不只是单纯和孤立的GDP概念,还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等完整的要求和目标。三是在新一轮的东部产业大转移中,万州由于地处东西部结合点的地理条件,加之拥有资源、市场、产业、交通运输等优势,已经成为了东部越来越多企业的投资首选点。
未来目标
搞好市场调查,掌握市场脉络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的需求就是企业的奋斗目标,要摸准市场的需求平时就要因地制宜的搞基础调查,收集这方面的信息。 调查可以现场询问和试卷调查为主,在取得基本资料后进行加工,分析出里面隐含的信息,为以后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加强同重点企业的联系,开辟新航线
近年来,随着一批外来企业在万州安家落户,如重庆大全新能源3000吨太阳能多晶体硅以及单晶硅电池组件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建成投产,重庆兰花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000吨单晶硅及切片项目,湖北宜化集团在万州开工建设年产60万吨联碱项目,合智思创的IT项目的建设投产。使万州和全国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加上这些企业人员较多,对外交往频繁。因此,机场要加强同这些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开辟新航线,从而也达到培养重点客户,为机场今后的发展保持稳定的增长点的作用。如今年一月新开辟的万州—温州航线就是从与有关单位的沟通中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开辟的。在开辟新航线后,还要注意市场的培育,搞好市场营销工作,防止客源大起大落,影响航线的正常发展。
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机场是服务性行业,要和人打交道,以人为本就应该成为工作重点,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显的格外重要,对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其实还是有很多工作可做。如加强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实行微笑服务,为老、弱、病、残、孕妇提供绿色通道和特色服务。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解决旅客在乘机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使进出港旅客和他们的亲朋好友都能在万州机场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
围绕主业,积极多种经营
目前,机场除了主营业务之外,机场商业也在逐渐成为重要收入来源,这块市场的潜力更是巨大。万州机场除充分利用机场的窗口作用,发展广告业外,还积极联系通用航空,航空公司的训练飞行,为机场创收。
此外,万州机场目前在周边还有大量已征未用的土地,可以利用这些土地搞种殖业和农家乐,以作为机场主业的补充,这不仅可以为机场增加一部分收入,还可以美化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