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情况

农产资源

通辽作为世界上两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与美国、加拿大齐名。这里素有"内蒙古粮仓"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几十年形成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和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成果,使旱涝保收面积达到90%以上,年平均玉米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这里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年蔬菜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蔬菜8.6亿公斤。红干椒产量达20万吨;麻黄草、甘草等野生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待开发利用。

畜禽资源

通辽市享有"黄牛之乡"的盛誉,特别以蒙古牛、科尔沁牛、西门塔尔牛著称。全市黄牛存栏90万头,年出栏育肥牛44万头。以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微量元素丰富、蛋白质含量多著称的"科尔沁肥牛"已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这里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190万只存栏绵羊,年产1万吨羊毛,20万只存栏山羊,年产80吨羊绒,是纺织业加工增值的绝好原料。目前全市奶牛饲养量已达18万头,有可挤奶牛4.7万头,日供鲜奶450余吨。但与科尔沁乳业和蒙牛乳业每日1500吨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通辽市又是远近闻名的草地白鹅之乡,全年白鹅饲养量1000万只,鸭饲养量200万只,鸡饲养量871万只,可提供羽绒450万公斤,是理想的羽绒加工基地。年可提供各类皮张250余万张,是皮革工业的绝佳原料资源。

林业资源

这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全市有林面积22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活立木蓄积量1520万立方米,年可批采50万立方米,40余万亩充裕的宜林基地,是林木深加工的重要原料基地和商业开发宜林基地。被誉为“神奇植物”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的沙棘,已形成12.5万亩规模,年产量1400万斤。另外,山杏等野生资源品种独特,质地优良,尚待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

通辽市物华天宝,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石油、硅砂、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41种,矿床和矿点190多处,总潜在价值1.3万亿元。其中,煤炭储量235.6亿吨,而储量119亿吨的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霍林河煤矿就坐落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北部。具有很高药用、保健和美容价值,功能神奇,蜚声海内外的中华麦饭石储量1700多万吨。这里是硅砂储量的王国,储量50亿吨,SiO2含量高达92%以上,是玻璃制造业和铸造用砂的精品。这里的石灰储量3亿吨,高岭土储量90万吨,是创业者依托资源开拓新领域的首选之地。做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十五”期末将形成3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是投资者进行铝制品深加工的理想之地。

电力资源

通辽市电力资源丰富,装机容量已达80万千瓦的通辽发电厂就坐落在科尔沁区,明年将达到140万千瓦,“十一五”期末将达到200万千瓦。这里用电将长期供大于求,可享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优惠电价,平均工业基础电价为0.375元/度。这里有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几亿元的国有闲置资产,是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潜在资源,是投入少,产出多的理想之地。

文化资源

早在旧时器时代(5000年前),科尔沁草原就已经开始有人类栖息活动。在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开始接受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影响、辐射,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品味和风格魅力的多元复合文化——科尔沁草原文化。在这里曾先后涌现出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爱国将领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等历史名人。目前,科尔沁区按照创建文化大市的目标,正在认真研究和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精神相统一的科尔沁民族文化框架。

芳芳(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