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宜都

家乡区县: 湖北省宜都市

1 概述
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美誉。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改称宜都市。现辖7镇2乡1街道、2管委会,总人口39.6万,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
宜都市是湖北省发展最快的县市之一,中部地区正在快速崛起的中等城市。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排名142位,中部百强县市第16位。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排名166位。2006,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一名,2008,2009,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二名。
2 地理位置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上锁巴楚山地,下引江汉平原,长江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
3 自然气候
宜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地貌以丘陵为主,陆地面积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平原占8.8%。有长江、清江、渔洋河三条主河流,还有大小溪河39 条,均属长江水系。市境地貌特征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位于王家畈乡的帽子尖,海拔1064.6米,为境内最高峰,位于枝城镇的长江之渚--关洲,海拔38米,为全市最低处。宜都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7℃,无霜期273天,降雨量1350毫米,日照年均时数约1705小时,主导风为东南风。
4 旅游景区
旅游业正成为宜都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宜都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位于800里清江与长江交汇处,素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之称。宜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城背溪古人类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清末著名学者、日本现代书道之祖杨守敬出生在美丽富饶的宜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就是诗人李白对宜都山水的逼真描绘。长江的雄浑豪放,清江的静谧婉约,两江交汇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巴楚交融灿烂的人文历史,形成了宜都恢宏大气与圆润秀美兼具的城市魅力,造就了宜都“两江伴流,山水一体,文化多元,民俗奇异”的旅游形象。近几年,宜都致力改善经济发展的硬软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市域经济增长速度及效益居全省前列。伴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宜都旅游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奥陶纪石林风景区、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宋山森林公园三处景点已跻身3A景区行列;拥有三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4家以及近5000个社会床位;旅行社四家,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基本配套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全面发展的格局。梁山、探母沟等未开发的旅游资源蓄势待发,而且一大批项目正在加紧规划建设,显示出强劲的后发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到宜都旅游,交通十分便利,距宜昌三峡国际机场和宜昌火车站仅半小时车程,沪蓉高速西段穿城而过,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将宜都和宜昌紧紧连在一起。
一、天龙湾风景区
天龙湾风景区位于宜都市五眼泉乡石门,省“十一五”旅游规划重点建设风景区。这里建有湖北省第一座天文台、金色沙滩浴场、智慧道等,集水上运动、观光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环水而筑的“智慧道”沿途矗立着十一尊中外科学家的青铜雕像,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人类文明的海洋;依水而建的“智慧迷宫”采用八卦原理,向游客的智慧和知识储备提出挑战;智慧广场以彩色音乐喷泉为中心,用递进的环形廊柱相烘托,是游人理想的休闲狂欢场所。
二、奥陶纪石林
奥陶纪石林景区位于宜都市潘家湾乡,国家AAA级风景区。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的距今4.7到5.2亿年的奥陶纪石林景观。区域内绵延50公里的大悬崖剖面清晰,年轮可依,奇石高大挺拔,千姿百态,巧夺天工,古生物化石品类繁多,是一处集科普、寻古、探险、觅奇、揽胜的绝佳场所。
三、大宋山风景区
宋山位于宜都高坝州镇宋山冲,国家A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宋山是一座“香山、圣山、长寿山”,这里檀香扑鼻,四季花香。景区有千年垂枝银杏、百年桂花、十万松涛林、百亩“方向竹”、名刹法泉寺。“宋山十大碗”、千年垂枝银杏“长寿汤”、帐蓬式宾馆“野人巢”、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宋山十八课”名扬全国。
四、古潮音洞度假山寨宜都
古潮音洞又名谢家洞,分别因洞中神奇潮音和明末谢氏家族在洞中躲避李自成起义军追剿而得名,地处宜都市聂河镇,国家AAA级风景区。该洞为灰质白沙岩层结构,成洞于寒武纪,距今约5亿3千万年,上下旱水两洞,洞叠洞,洞连洞,深不可测。洞口一擎天巨柱,高39米,围径37.8米,据专家考证,该柱为目前国内发现的岩溶洞穴中第一巨柱。
五、天龙湾水城
天龙湾水城度假村按国家四星级标准建造,装修温馨、雅致、豪华气派。是宜昌地区特有的、大型的水上“欢乐水世界”运动中心,配有惊险、刺激的水上运动设施,是运动、休闲的理想场所。
六、杨守敬故居
杨守敬故居位于宜都市陆城邻苏巷30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20年(1840年),同治二年(1863年)续修,1986年根据中共宜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意见,经湖北省文化厅批准,宜都市人民政府将故居维修后在故居内举办纪念陈列并对外开放。杨守敬故居占地3121平方米,建筑面积1633.3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大门面对清江,中轴线对称布局,二进八开间,三天井将前后二进分开,前一幢一层,有客厅、厢房,后一栋二层,有卧室、书房、藏书楼。外围风格为白色斗墙和青灰色小瓦,与四邻相接处均为高大的风火墙,整个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古朴、庄重、典雅,是本地区土汉民族杂居地带仅存的典型建筑。故居内保存有杨守敬生活原状并设有陈列展览。
2000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七、守敬书院
守敬书院地处湖北清江天龙湾风景区区砚墨山,山上古木葱郁,怪古林立,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守敬书院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古书院的形制,保留了古书院最基本的讲学、藏书、祭祀功能,同时在此功能基础上与杨守敬的成就完美结合:以书法为纽带,以汉学为基础,以弘扬杨学(与地学、书法书学、金石学、藏书及版本目录学)精神为宗旨。在功能布局上遵循中国古书院“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原则,结合山水资源,追求“礼乐相成,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守敬书院以毛家沟桥、董家沟桥结合部“清源阁”为风景中轴线的起点向南沿砚墨山廷伸至顶后向下续。依次排开为清源阁、水榭、牌楼、大门、守敬雕像、勤成讲堂、观海堂(藏书楼)、激素飞清阁、千碑林。书院精舍(迎宾馆)、敬贤祠。
八、青林寺谜语村
青林寺位于省宜都市高坝洲境内,清江高坝洲库区北岸、紧靠318国道、离宜昌城区仅40分钟车程。
在青林寺,村民们制谜、猜谜,痴谜成风,几乎人人能说谜语,全村上下,不论男女老幼,随时随地都能相互比试自己的得意之作。掌握谜语30至100则的占人口的15%,100则以上的占人口的5%。青林寺谜语村落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近年来受到了全国众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专家一致认为:青林寺谜语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集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对研究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方志学等均有独到的参考价值。2002年7月,湖北省文联在组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后,将青林寺村命名为“湖北省青林寺谜语村”,2002年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 “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2003年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谜语村”; 2005年,青林寺谜语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林古寺建于盛唐。穿村而过的施南商道自古就是古代巴人与汉族商贸往来的重要门户,清江“十二滩”中最险要的柳津滩就位于青林寺的赵家坪,古时如遇山洪暴发江水骤涨,上溯下行的船只均要在此卸货转运或就地加工。于是,这里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典型明清建筑特点的临江水街,商贾云集,生意兴旺。
近年来,青林寺将“中国谜语村”的品牌优势与本地秀美的清江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旅游元素有机结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由古寺、宝塔、碑林等组成的青林古寺景点群,由亭台楼阁、码头、乌篷船、茶坊酒肆组成的明清水街景点群,由谜语宫、谜语长廊、民俗文化广场等组成的民俗文化景点群,以及港湾风情景点群、渔耕文化及美食文化景点群等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
九、宜昌三峡天龙湾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地处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18洞标准国际高尔夫球场、150间客房的五星级大酒店、大剧院、魔幻城堡、太空梭、水上乐园等游乐设施,是集商务、休闲、健身、度假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该景区东起青林寺,西至清江与长阳,南与宋山自然风景区相互呼应,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距宜昌三峡机场仅30公里。景区利用原始地貌,巧夺天工,融自然神韵于一体,球道设计别出心裁,看似平易,却暗藏玄机,极具挑战性。
十、红春民俗文化旅游村
红春民俗文化旅游村位于宜都市陆城城区西南郊,是典型的城中村,2009年8月荣获“湖北旅游名村”称号。该项目规划总面积350多亩,容纳居民户600多户,分商业贸易区、民俗博物展览区、居民居住区、田园山水绿化区四个区域。建筑布局以地块划分为依据,采用江南徽派形式,融和于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既提高了土地效益,又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环境。其中商业贸易区总面积5.1万平方米,设有幼儿园,超市等配套设施。民俗博物展览区的农耕文化正国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为景区一大亮点。田园山水绿化区位于中部和西南部,中部为占地30余亩的田园植被区,以水稻、荞麦和经济蔬菜作物为主,由区内农民承包种植。果园观光区占地50亩,种植橘子、桃树等当地有特色的经济果林,旅游观光者可到果林现场品尝新鲜的水果。
十一、世界鲟鱼博览园
中国宜都·世界鲟鱼博览园位于长江之滨的宜都市红花创业园区。毗邻著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距宜昌长江公路大桥2.5公里,离宜都市区12公里,是三峡旅游、清江旅游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景区之一。
博览园以珍稀濒危物种鲟鱼为研究对象,集科研、物种保护、旅游观光、科学普及、鲟鱼养殖和繁育以及产品开发于一体,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园区占地18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设计游客接待量为30万人次。园区分工厂化鲟鱼繁育基地观光旅游、青林寺谜语村原生态旅游及农民家庭式工厂化鲟鱼养殖观光旅游三大旅游版块。工厂化鲟鱼繁育基地观光旅游点位于宜都红花创业园,占地32774.81平方米,园内各种配套设施齐全,设有游客服务中心、鲟龙广场、水下鲟鱼餐厅、鲟鱼标本馆、鲟鱼商品中心、鲟鱼科普电教室等,是集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旅游餐饮与特色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鲟鱼博览园。农民家庭式工厂化养殖鲟鱼参观点位于红花创业园区杨家畈村,扶持农民家庭式工厂化养殖鲟鱼,楼上住家,楼底养鲟,种花种菜,悠然自得,一派田园风光。
这里山川秀美,水天一色,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留连于此,写下传芳百世的壮丽诗篇。古潮音洞素有“水旱相连、云雾缭绕、钟乳万千、潮音响彻”之妙景,号称“巴楚第一奇洞”。梁山层峦叠翠、奇峰屹立,佛道两教并存,香火络绎不绝,有“南武当”之美誉。新近发现的王家畈奥陶纪石林错落有致、姿态万千,古海洋生物化石形态逼真、保存完整,是一处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科普旅游于一体,展示地质奇观的天然博物馆。

也许我会一直期待(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