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濠滨马路上第一片梧桐树叶在凉爽的西风中黄萎堕地,濠河的秋季就悄悄地来临了。爱赏花的,自有那迟开的紫薇、晚出的荷花,以及开放在高大树冠上侧看好象一把把打开的粉红色小折扇似的合欢花,都会让人依依流连。但濠河之秋最值得一看的还是蓝天巧云。
每年的八九月之间,是一年中最天高气爽的季节。天又高又阔又蓝,蓝得像透明的蓝宝石;云又团又大又白,白得像新制的白棉絮。只要你澄心净虑,哪怕你只作一枝烟工夫的注目观看,你就能发现秋日巧云的妙处。那乳白色的睛云在高天里微微地、缓缓地泛涌着,浮游着,变幻着。似静而动,似定而移,才聚又散,才散又聚。像乡场上堆晒的棉花,像农家牧养的牲畜,像森林里戏游的野兽,像北冰洋漂浮的冰山,像黄河里解冻的春凌,像草地上盛开的花朵,像高原上连绵的山峦,像大海里层层推进的涌浪,像沙滩上洁白闪亮的贝壳,„„真是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啊,你尽可以展开你那想像力的翅膀好了。
到濠河边看看秋水如何呢?因为天朗气清的缘故,濠河一年之中也以秋水为最净,透明度为最大。近岸处因为掩映着岸上的绿树青草,水色呈现淡淡的绿;远岸处因为映照着白云蓝天,水色转为浅浅的蓝。秋日的清晨,水体释放的余热凝结为缕缕薄雾,贴着河面袅袅地徘徊,婆娑地发散。这时,往往有成百上千的江鸥,呼朋引伴,来到宽阔的濠河水域上空盘旋觅食。它们快活地飞着,欢乐地叫着,好像在感谢人们为它们留下了这一池生存繁衍的净水。静风时,水玻璃似的河水里映照着天光云影;微风过处,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闪射着艳阳朗日。当残阳如血、余霞成绮的时候,河面映现的是五彩缤纷的西洋油画;而当铅云飞度、横空蔽日之时,则河面映现的又成了一幅淡涂浓抹的水墨中国画。
在秋日里乘船环遊濠河是最富有诗意的了。富有臂力的,你可以与友结伴,租一只小划子,两个人边划边看两岸景色。图省事的,你可以租一只电动小遊艇,或者干脆就乘坐龙舟大遊舫。沿着十公里濠河徐徐地行,细细地瞧,你可以将两岸景色尽收眼底。譬如说你从东南濠河的怡红楼出发吧。向北行,穿过启秀桥,沿途你可以看到仿古建筑怡红楼,人民公园的河心亭和九曲桥。穿过怡桥向北,河面开阔,你可以看到怡园的仿古建筑和范家花园的碧波楼。穿过友谊桥再向北,水面渐行渐宽,来到东北濠河,最阔处有两百多米,你的心情会因水阔天空而为之舒展。这里有天宁寺、光孝塔、水关花园和新乐园。折而向西穿过北濠桥,河身仍阔,这里是吟赏烟霞的好去处。右首的濠河乐园尚在建筑中,正前方的濠西书苑却是南通现代仿古建筑的杰作,列入南通“新十景”,宜登岸一观其详。从濠西书苑折而向南,河身渐行渐窄,右首有盆景园可供观赏。穿过和平桥,便来到苏北第一高塔——南通电视塔,其上有观景厅,可鸟瞰通城全貌。越过濠西小泊,右首是银碧辉煌的国际大厦,左首是巍峨高耸的工会大厦和文化宫,河面复归宽阔。由此再向南,越过三面环水的少年宫,穿过南公园桥,就到了仿古建筑群南公园饭店。这里以环境优雅著称,国家主席刘少奇、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曾在此下榻。最后来到位于西南濠河的青年园登岸。假如你时间金贵,你可以不必作环濠河的长遊,而选择在中濠河做短程遊。东起范家花园,中经长桥,西至文化宫,长约一公里,是全濠河最繁华的区段。东端有南园桥、怡桥两座石拱桥迤逦相接,像长龙卧波;西端有南通日报社、桃坞路钟楼、长城大饭店等多座高楼隔河相望,如群英照水。夹水而林立于两岸的店堂楼宇,既有中式古典的大屋顶建筑,又有俄式、英法式的仿西洋建筑,更有多种多样的现代高层建筑,造型各异,争奇斗巧,恰似一道汇聚中西、勾连古今、展示建筑艺术的长廊。而奇花异草、嘉树美木点缀掩映于其间。每年中秋国庆前后,高楼大厦披红挂绿,彩旗气球凌空飘舞,配以几处巨型喷泉吐珠漱玉,把这一带装点得热闹非凡,美不胜收。
环遊濠河,濠河向你展示的是南通人建设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的长幅画卷。若从旅遊者观之,你触目所见的皆是诗情画意;若就岸上人观之,则旅遊者正是这湖光水色中的一个点,可谓“人在画图中”。细细品味,你说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一点点诗的意境在其中吗?如果你有雅兴,你还可以在月圆之夜遊濠河,操桂棹兰桨,击空明而溯流光。再假如你有诗人的激情和哲人的宏思,你也许能写出一篇不错的《濠河夜泛赋》来呢!
月到中秋,是丹桂飘香的佳日。如果你要置身满园桂香之中,那当然非去濠河之中的桂花岛不可。否则,寻访濠滨人家随处散栽的桂花,也能让你领略到三秋桂子的风采。假如你热爱古典文学,这时节你可以到位于中濠河之滨的南通图书馆的古籍部去。庭院中有几树盛开的桂花,花荫下有石桌石鼓。借上一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的《张季子九录》,或者是江苏古籍出版社新版的《张謇全集》也行,坐在石鼓上,在馥郁的桂香中学习古人的英雄风范,该是文人高士难得的雅趣。
南通不是盛产红叶植物的佳地,那种秋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胜景是无从一饱眼福的。不过,友谊桥东侧有一小片红叶树林,濠滨园林里也有一些用于点缀的枫叶树,在深秋的寒气里虽不能达到那种红透艳绝的程度,也还是能让人体味得到那么一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蕴的。
深秋季节,濠滨人家最钟爱的植物是菊。据说上世纪60年代已有六百多种。80年代被确定为南通市市花以后,养花方式由地栽发展到盆栽和防雨棚架栽培。人工改良之外,又从外国引进名优品种。由此品种发展到一千多个,质量品味逐年提高。个头最大的长到三米多高,着花最多的开到三千余朵。精品名种参加全国城市赛花会,还获得过菊花花王杯最高荣誉奖呢。每年秋深寒烈,全市举办菊花展览,有时还进行征文比赛。届时,几万盆菊花沿街摆放,精品林列,蔚成大观。据说,菊花耐寒斗霜的高洁气质像征着江城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颂扬南通菊花的妙文,兴许也能博得个一等二等的大奖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