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市关汉卿学校

家乡区县: 河北省安国市

安国市关汉卿学校是2009年7月由安国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具有法人资格全额预算管理。学校占地56.5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15名,其中初中在校生917名,小学在校生98名。在编教师101人,本科以上学历89人,中学高级职称教师13人。

为全面实施“发展性督导评价”,促进学校持续、规范、自主、主动的个性化发展,遵循有关教育法规与政策,参照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的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外部背景

1、国家及上级部门的要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昌盛不衰的不竭动力。国家及上级部门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面明确的要求,作为全日制学校,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行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社区状况

安国市有40万人口,是全国著名的中草药销售、加工集散地,历史悠久,中医、中药文化积淀深厚,俗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教育普及程度的提升。人们空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积极为子女寻求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

关汉卿学校位于安国市城区北侧,与多个新式居民小区毗邻,交通便利,文化氛围相对浓;居民的经济状况相对好,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深;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城区人口日益增多,生源会越来越充足。

3、家庭教育状况

学生中,居住于城区附近村庄的农民家庭的约占20%,居住于市区小区的工人、知识分子、党政干部及个体或私营业主家庭的约占80%。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思想观念等差异较大,参差不齐。因而,家庭教育的办法、方向也差异较大,在家庭教育目标上,虽然主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情况。单亲和孤儿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较严重。

(二)内部背景

1、办学设施

关汉卿学校虽建校时间很短,但由于基础较好,起点高,所以,办学设施在同类学校中优势较为突出。改制后,内部配套设施几乎一步到位。学校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设施总值达1500万元,有教学、办公综合楼1座,学生住宿区3000平米,多功能餐厅2个,总建设面积16500平方米。各种专用教室齐全,装备完善,其中微机室2个,音乐专用教室1个,美术专用教室1个,初中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4个,小学科学探究室、仪器室2个,大型学生图书阅览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体育器材室1个,劳动器材室1个,卫生保健室1个。各种设施、设备基本上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且比较先进,但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小学年级的增加,学校硬件建设需进一步加强的问题日益明显,校舍教室少的问题将逐年突出。

2、生源状况

关汉卿学校招生范围为城区金融街以北、药华大路以东,乡下有齐村、阎村两个村庄。由于安国市北城区居民小区的发展速度较快和学校社会声誉的逐步提高,转入的学生也在增加。所以,生源的数量是充足的,但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

3、师资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01人,专任教师86人。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占65.5%,学历达标的占100%,具有本科学历或本科在读的占89%;安国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工作者、中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教学能手等称号的180余人次,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优秀辅导奖的400余人次。发表或获奖论文300余篇;40岁以下的占67%,女教师约占76%。一支思想进步、业务过硬、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

4、管理状况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制校,以德治校”的管理理念,成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了学校章程,实施了“目标考核,制度约束,表彰激励,民主决策”四方面综合管理模式,形成了依法自主管理、自我监督、自行运转的良性管理运行机制。党支部在学校管理中起到了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工会、团组织根据各自工作范围,在学校管理中起到了积极有力作用。规范、高效的管理和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勇创一流的局面基本形成。

学校成立了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会 ),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管理细则,实行学生值周制度和班级量化考核制度,建立了班主任例会制度和班主任培训制度,实施了在学校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管理。学生中,形成了团结守纪、积极向上的浓郁氛围。

5、学校文化

(1)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发展,以“做人、求知、健体”为办学宗旨,“修身尚德,善学致成”的校训,“勤、竞、真、善”的校风,“全面人,培养国家栋梁;科研先导,创建品牌学校”的教风,“励志、勤学、创新、向上”的学风深入人心,激励引导着师生。

(2)楼廊文化

楼廊文化的介定依据区域使用性质的划分,本着环境育人的原则,彰显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崇尚科学。

一楼实验、仪器室楼厅,以基因链、宇宙、分子结构、极光现象四幅图片装点;二楼小学教学区域,楼廊突显中国元素的魅力和教育意义,以青铜鼎、和田玉、指南针、青花瓷四幅图片装点;四楼为教学区域,以关汉卿生平介绍、《窦娥冤》等关汉卿代表作装点楼廊;五楼东侧为七年级教室,以书法、围棋7幅图片装点楼廊,进一步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五楼西侧是美术、音乐、微机专用教室,分别用边钟、古筝、国画、信息技术、互联网等7幅图片装点楼廊。

宝贝(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