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名人之阎俊山

家乡区县: 甘肃省康县

                                                               阎俊山

      他是土匪头子,他有情有义,他果敢杀伐,一次失败的投机——将他送上断头台。
  要说土匪头子阎俊山人称“甘柏虎阎司令”,康县太石乡甘柏树沟阎大庄人。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的顶梁柱在小时候就塌了,靠着伯伯拉扯成人。他青少年的时候就不是种地的料,伯伯只好让他另谋出路,他靠造纸和打羊皮鼓凑合日子。

      阎俊山的崛起还要从1927年春说起,那一年年少的阎俊山参加任登彩领导的农民武装,先当的是小兵不久就成排长。过了不多久,他就觉得在这里干没有前途。10月的一天伙同几个兄弟带上两支枪跑回甘柏树沟,开始了一段传奇的土匪生涯。在那段岁月(1928至1930年)正值康县北部连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的时候,广大贫苦农民已经到了草皮树根的地步,而地主老财们却有大量粮食,或高价出售,或高利剥削,咱当时的国民政府正赶着抢地盘。而此时阎俊山看准时机举旗造反,人们蜂拥跟随劫富济贫。1929年1月,在没有几杆枪他索性玩起大忽悠,他带着部队在黑夜里到唐家山,为了能唬人就用炮仗冒充枪声。不幸的是,没有忽悠成功部队死伤惨重。在逃跑的时候他听手下说,成县小川有枪,民团没有战斗力。他连夜奔袭小川,从民团手中缴获步枪30杆。有了枪,就有了底气,没有过几天他重重走唐家山,他胜利了那里能吃的能用的都被洗劫。到2月12日,他打下了黄龙山岩堡,30日又到吊子峪、白草山一带洗劫。这里要告诉大伙这伙土匪只洗劫富人。他将所劫的大部分粮食和财物分给部下,养活饥饿的家人,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队伍获得很多贫苦人的用户从而发展到上千人。

      阎俊山造反后,地主阶级和国民政府当然不干了,这就如挖人祖坟断人财路一样。首先杨家山的富户们扬言:“要消灭这伙土匪棒客”。但杨家山的富户们不堪一击,还没有打就跑光了。政府就拉来了军阀鲁大昌的队伍。一次阎俊山率数百人去西和县抢富户,结果走漏风声。路过草关儿时被鲁军包围,当老阎回到老巢的时间就剩余十来个,后来打听他那190多兄弟都被活埋在万人坑。而在此时回军马廷贤部侵扰康县,白马关被洗劫。3月打到平洛一带,马部所到之处,“门窗焚毁无余,号火彻夜不息”。阎俊山看不下去了,4月,率军在犀牛江一带和成县小川等地对马部展开激战。他连着胜了很多回缴获了大量物资。与此同时,他又召集了河南省工匠筑起炉子自造枪支。此时的他拥有枪支200余支,编马步军三个团,自称旅长,士兵一律穿着用草木灰染成的军装,军旗上绣着一龙一虎,号称“龙虎旗”。康县、成县、西和的大片土地,都是他的势力范围。阎俊山崛起时,中部有两支队伍,一是张俊耀领导的地主武装,一是万文斗领导的神团。原文神团曾劫过他的枪,互相有看不顺眼。所以就联合地主武装打神团。1930年6月1日千余人攻打万家河神团,此战之后康县中部人对其恨之入骨。1931年元月16 日,他被川军收编,任前防可令。18日誓师再次攻打回军,他收复了成县城。第二天回军回撤川军乘势占领了泥阳镇杜家堡子和郑家堡子。10月1日,回军调来精锐部队尕黄团与川军打了起来。阎部接到命令奔袭,结果没有到川军败了。阎部赶到后,大杀四方尕黄团被歼,团长被击毙。回军逃往天水。川军和阎部追至天水,在马跑泉阎部将陕西军杨虎城部警备二师打了起来,得罪了陕军。而陕军和鲁军合力与川军和阎俊山军打了起来。 在12月时,川军败退四川。1932年元月18日,阎俊山被击溃,只好跑回甘柏树沟。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可惜,他没有那么好运气,当晚,阎俊山的残部就给剿灭了。当时,阎俊山仅有营长阎俊义、手枪队长杨辅善等70来个人。到了半夜,雍家坝和贯沟前后防线均被击溃,敌军会师于甘柏树。阎俊山的弟兄们住着树藤翻山穿林窜到了明月山,马匹。敌人的部队紧紧追着,阎俊山奔往武都,投降了鲁大昌部的何团长。何团长安抚他,不多久何团长将阎送鲁大昌师部,而鲁军对阎不信任。接二连三多次调防。11月,十四师旅长梁应奎驻防西和,把阎俊山骗到西和县城。梁应奎对他酒肉款待,后来还给他派人唱起大戏。过了好些天梁应奎约集在文庙点编,将阎军拘了,当时阎俊山傻眼了。阎俊山、阎俊义、龚海州等8大头目同时铐起来关押。这一天一天的数日子,阎俊山等被关押八天后,他就估计要上刑场了,他便让唯一留下的护兵灌了些酒。第二天早晨果然被他猜中了,来人送他们去刑场。于是他们棒着酒壶猛喝一气,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在刑场的路上,借酒劲阎俊山破口大骂道:“好你个梁应奎,老子真心来投你,你却对我下毒手。20年后,老子又是一条英雄好汉,定报今日仇!”在大骂声中,路人才知道这是“甘柏虎阎司令”阎俊山要砍头了。

 

简单快乐(2014-05-1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