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褒(?--前61)汉犍为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字子渊,汉代文学家。
从小勤奋读书写作。宣帝征入都,待诏金马门,不久,提为谏议大夫。其后太子有疾,奉诏往侍太子,朝夕相诵读奇文及褒自作,太子疾平乃归。神爵元年(前61年),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宣帝命褒前往祭祀,欲求金马碧鸡,褒病死道中。
《汉书》有传。王褒学识渊博,尤善辞赋,著述颇富,惜多散佚。《汉书·艺文志》载有王褒有赋16篇,今存《圣主得贤臣颂》(见《汉书》本传及《文选》、《洞箫赋》(见《文选》)和《九怀》(即《匡机》、《通路》、《危俊》、《昭世》、《尊嘉》、《蓄英》、《思忠》、《陶壅》、《株昭》(见《楚辞》、《全蜀艺文志》,乃吊屈原之作)等共11篇;另有《干泉宫颂》、《碧鸡颂》(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均残缺)。其中《洞箫赋》是较早专门描写音乐,独具风格的咏物赋,此外有《四子讲德论》和《僮约》等篇。《四子讲德论》被萧统收入《文选》,明孙月峰称“其佳处,在舒徐自在,亦正于溃处见风致。”《僮约》载《艺文类聚》和《古文苑》,系王褒买奴券文。明人辑有《王谏议集》,张天如在《提词》中评“《僮约》谐放,颇近东方(朔)。”
苌弘,字叙,古资中县人,(前575-前492)。据《图经》载“苌弘,资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又据,《庄子·外物篇》载:“苌弘蜀人,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为碧。”成语“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