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从随城沿着316国道进入曾都区厉山镇时,国道边树立的这块牌子告诉路人,这里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也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发源地。这里的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是炎黄子孙的谒祖圣地和旅游佳处。
神农文化广场
神农文化广场面积约3300平方米,被古香古色的烈山门和四角楼环绕。烈山门系古典卷棚式报厦,沟檐画栋。门口悬挂着一幅“制耒耜接网罟觅药材大功大德,谥神农号烈山称炎帝至上至尊”楹联。广场正中央巍然屹立着9米高的汉白玉炎帝神农雕像。四周环绕着翠柏和花卉,炎帝神农傲然挺立,手执五谷和药草,气宇轩昂。此雕像是核心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旅游解说:
炎帝神农文化广场用于每年农历4月26日神农的生辰庆典活动,每年都有很多海内外华人华侨前来参加,祭拜我们的始祖。炎帝显得庄重而慈祥,一手拿着稻谷,一手拿着灵芝,象征着农业和医药功绩最大,此雕像是用河北曲阳汉白玉精雕而成。
神农纪念馆
沿着神农文化广场两侧的文化长廊,走入侧门的神农纪念馆。这是一个古式四合院建筑,雕栏画栋,曲径通幽,重檐飞举,黄瓦丹柱,造型典雅,富丽堂皇。纪念馆共有4个展厅,由炎帝神农巨型油画像、祭文,表现炎帝神农一生的大型组画;新石器时期炎帝神农故里出土的石斧、石刀、石镰、陶器等文物;历年拜祖庆典活动照片和海内外前来参观的名人留下的字画组成。
旅游解说:
纪念馆由门厅、神农生平展厅、祭祀活动展厅、五姓宗亲会馆、书法展厅、神农座像联合组成。门厅牌编是由襄樊书法家涂庭多先生书写;中央悬挂神农画像,是香港烈山宗亲会许静女士绘画。神农画像左侧挂的是民间祭祖活动的祭文,右边挂的是生辰庆典活动的祝文,充分展示了始祖炎帝神农的丰功伟绩,深得后人敬仰。祭祀活动展厅里展出的是近二十年来每年开展祭祀庆典活动及中央、省领导、海外华裔、社会名人参观、拜祖活动的图片资料,以及历年来参加世界烈山宗亲会的合影有关资料。书法展厅陈列着中央领导、名人名家参观谒祖的留言、题词墨宝。五姓宗亲会馆则是陈列五姓宗亲会的历史渊源、五姓宗亲会会旗等实物资料。
神农洞
座落在烈山的洞天山东麓的神农洞,正门牌匾上书有“神农洞”三个古篆字,两旁是原襄樊市市委书记杨斌庆题写的“古洞载日月,神农传四洲”的对联。洞府正堂是“神农殿”,殿中有一尊粉金炎帝神农雕像。左边为“安居洞”,右边是石雕栏杆,主体“出生洞”石门半开,传说此洞是神农的诞生地。
旅游解说:
传说神农的母亲在此生下神农,神农的母亲传说叫安登又叫女登,她在赶龙长阳山(即烈山)至石室时生下炎帝神农。炎帝神农诞生时,九井自穿,九山相连(即汲一井水,八井皆动,一山抛鞭九山应)。传说神农出生时天崩地裂,非常神话,由此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此外,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值得一游的景点还有圣贤殿、功德殿、神农庙、安登泉、百草园、观天坛、神农九井等。“十一”期间,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有民间腰鼓、舞狮、彩船等三大民间节目迎接四方来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