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很久以前,客家人为防御外敌及野兽侵扰,大多数客家人选择聚族而居,因此建造了围龙屋。客家围龙屋的主体结构大多为 “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左右,大的围龙屋占地30亩以上。一间围龙屋就如同一座巨大的城堡。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水井、猪圈、鸡窝等设施,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场所。
平远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围龙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畴交错的小丘前。其所采用的建筑工艺,是中原汉族建筑艺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其结构一般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门之内,分上、中、下3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以两厢向后延伸,形成马蹄形的后围,其特点是以南北子午为半轴,左右对称,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屋结合成一个大极形整体。
目前平远保存最完整的“围龙屋"位于东石镇的丰泰堂。
丰泰堂位于平远东石镇凉庭村,建造年代1803年,为林姓祖屋,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
丰泰堂占地三四十亩,半月型池塘前是围龙屋的正门,里外三层,结构严谨,气势恢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