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清丰名人(2张)
刘聚(生卒年不祥),清丰人。从父刘永诚为太监。以寺门功进官,擢右都督。成化中赴延绥追“贼”出境,论功进左都督。以内援封宁晋伯。代赵辅为将军。总陕西诸镇兵。[2]
高镇五(1880-1966年),清丰县人。又名维岳,1904年中秀才,1908-1911年在本县教书,1912年考入天津单级师范。1913年毕业后,高镇五到山东济南单级养成所任教。1914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15-1920年,先后在开封第一师范、淮阳第二师范任教。1921年任教育山西国民师范学校。[2]
李世哲(生卒年不祥)顿丘(今清丰)人,性情轻率,生活豪奢,巧于事人,善行贿赂,故又称“李锥”,少随父李崇征战,颇有将才,曾任三关别将大破南朝梁军。任相州刺史,为扩建私宅,而逐民户、迁佛寺,为民大患。
李神轨(生卒年不祥)顿丘(今清丰)人,仕北魏,官至大都督,累年征战,有将帅之气,率众抗击尔驻荣,被杀。
李蒿(455-525)顿丘(今清丰)人。字继长,小名继伯,十四岁袭爵陈留公。仕北魏,屡任要职,官至骠骑大将军。为人练达有谋略,先后任兖、扬州刺史,明于决断,判案精审。何方有难,众将莫克,辄调李崇赴救,无往不胜,曾多次镇压农民起义。抗御南朝梁军,为梁心腹大患。然贪财好物,虽家资巨万,但为广聚敛,营求不息。因背负灵太后所赐布帛过多而颠扑伤腰,受时人歌谣讥讽。卒于相州刺史之任。
李平(生卒年不祥)顿丘(今清丰)人。字昙定,袭爵彭城公,少有大度,涉猎群书,颇有文才,甚受北魏孝文帝器重。任长乐太守,为吏民所怀。行河南尹,权豪畏惮。平定京北王愉反叛,封武邑郡公。战败南朝梁军,迁尚书仆射。行相州刺史,劝民农桑,发展教育。终生尽职,未尝懈怠。遗令薄葬。有文集。
张清丰,隋顿丘人,善事父母,孝行称于时。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以孝廉征聘不就,人皆爱慕之。至唐大历(772年)中,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因县界有张清丰门阙,表请以其名名县。
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清丰西南)人。曾学《易》于孟喜的门人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元帝时,立为博士。屡次上疏,以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因劾奏石显等专权,出为魏郡太守,不久,下狱死。乐津方面,他认为“竹声不可以调度”,创十三弦“准”以定律。并根据八卦原理,用“三分损益法”,将十二律扩展成六十律。著作今存《京氏易传》三卷。
李庶(生卒年不祥)顿丘(今清丰)人,方雅好学,以清辩知名,仕北齐为尚书主客郎,常应接南朝使臣,为徐陵所叹赏。官至临漳令。与他人联名诉论魏收,认为魏收所撰《魏书》失实,当诛。北齐文宣帝怒而治其罪,死于临漳狱中。
乐进(生卒年不祥),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逝世,谥曰威侯。[2]
吴双战,男,汉族,1945年生,河南清丰人。1963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班长,排长,参谋,连长,团作训股副股长,军作训处副处长,军教导大队大队长,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师长,1985年任第24集团军副军长,1993年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1993年6月任武警总部参谋长,1996年2月任武警总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99年12月任武警总部司令员。2010年2月26日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0年晋升少将军衔(1993年改授武警少将警衔),1997年晋升武警中将警衔,2004年6月25日晋升武警上将警衔。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