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平远古分封,先秦立制,东汉设县。上古时为陆终氏封域。唐虞夏时属兖州,为有鬲氏封域。殷商时属青州属齐国,为齐太公益封地。战国时为齐宣王少子通的封地。秦时属齐郡,汉时属青州平原郡。沿革中有鬲、般、平昌、重平等地名。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将鬲、重平并入平昌,改属渤海郡。东魏孝静帝天平初年(公元534年)又改为平昌,属安德郡。北齐时为安德郡西平昌(复加西字)。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诏令并州县,仍将鬲与重平并入平昌地。隋初为平昌(复去西字为德州所属),炀帝大业初年(公元605年)改德州为平原郡,仍以安德、平昌二县属之。
唐朝此地属河北道德州平原郡。太宗贞观年间将般县并入平昌。文宗太和年间此地改属齐州。后来,又复属德州平原郡。
五代后唐时期,割安德东北境及平昌地合为一县,两地各摘一字,名为德平县(德平有名自此开始)。
说起德平细米窝窝头的渊源,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载,德平细米窝窝头早在清朝便以其色鲜味美、散爽不腻而誉满京津。德平细米窝窝头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德平细米窝窝头是以小米和黄豆为原料加工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从选料、加工到蒸制均保留着特有的手法与技巧。制作出的窝窝头色鲜味美,散爽不腻,香甜适口。其制作工序为:将精米与去皮后的黄豆瓣放至热炕上炮干去湿,按7:3比例混合,用石磨反复细碾,去头揽,过绢箩,磨成极细的油面备用。并将油面掺兑适量的新鲜井水反复调和。搅匀后,做成三两一个的面剂。左手握面剂,将右手的食、中二指插入其中,自上而下细心挑、压,制成厚薄一致的桃形窝窝。入锅后,旺火烧三十分钟,撤火焖五分钟,即可出锅。
我的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henjing138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91116625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091116625?source=blog
我为家乡代言http://www.wutongzi.com/kan/shandong/dezhou_linyi.html
我的微信号:CJ931205
我叫陈晶,我为家乡代言,我们是朋友,加油互助!谢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