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旅游资源
昙华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由于海拔高差大,立体型气候特征明显,植被呈带状分布,可谓“一山有四季,五里不同天”自然景观秀美,山青、水秀、石奇、箐深。“神功造群峰,铁壁纵横,石奇箐深,昙谷五龙飞瀑,风涛林醉,彝山展娇颜”便是昙华的真实写照。境内有著名的佛教圣地昙华寺,鼎盛时期纳僧近百人。千柏林、鬼门关、奈何桥,蒸人甄子煮人锅和昙谷五龙瀑布群、照壁山、生殖岩、天仙园等多处景点,都蕴含有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从千柏林到昙谷五龙瀑布群一线,有鬼门关之幽狭,奈何桥之险竣,蒸人甄子煮人锅的诡秘,望乡台和封都城的怪异和生殖岩的天然。
7农村经济
全乡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乡党委工作思路和年初人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积极挖掘发展潜力,确保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784.83万元,比上年增加69.16万元,增长4.03%;农业总产值达3056.52万元,比上年增加173.01万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4元,比去年增加59元,增长5.02%;完成地方税收收入5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5.1万元的156.5%,完成县下达任务数45万元的121.78%;粮食总产量2629吨,比上年增加21吨,增长4.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
农村经济得到新发展。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三农”工作,抓好子米地拉乍们州级试点工作,投资15万元修建了文化室、篮球场、厕所、村庄道路和饮水管道,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突出抓好产业培植,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粮食
粮食生产得到巩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合理布局粮经作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420亩,经济作物4026亩,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为4.8:1,其中种植水稻791亩,玉米1869亩,马铃薯6532亩,实施玉米、白菜立体间作套种100亩,兑现种粮农民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资金73848元。
烤烟
烤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严把烤烟生产环节关,实现了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共完成收购任务2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4万公斤,实现产值208.12万元,比上年增加42.35万元,增长25.5%,其中完成指令性计划16万公斤,均价为12.15元,比上年提高0.19元。
畜牧业
畜牧业稳步发展。抓好畜种改良,发展规模养殖,全乡共有各类规模养殖户104户,年内生猪存栏3777头,出栏4250头,同比增长9.1%;肉牛存栏4103头,出栏760头,同比增长6.9%;山羊存栏14675只,出栏7210只,同比增长2.7%;家禽出栏17990只,同比增长12.5%;肉类总产量630吨;完成猪品种改良130胎,举办科学养畜培训班7期,共培训292人次;加大畜禽疫病防治力度,春防常规免疫密度达96.1%,W病免疫密度达100%,狂犬病免疫密度达78.2%。
林业
林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年内培育核桃苗5万株,新植核桃1200亩,集约化经营750亩,新建核桃烤房183座,全年核桃产量达246吨,比上年增产20吨,均价22元,产值541.2万元;新植花椒100亩,树葱100亩;加强对2865亩退耕还林的管护,兑现退耕还林补助772000元;认真落实民用材限量采伐审批制度,严格执行“三定”、“三不准”规定,切实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天然林保护成效明显;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完成了子米地村委会拉乍们小组74户和麻秸房村委会排苦拉小组22户节能改灶。
8人口卫生
昙华是典型的彝族聚居高寒贫困山区乡,2006年末全乡辖7个村委会,53个村民小组,74个自然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8人。总户数2111户,总人口7779人。其中:农业人口7562人,占总人口的97.2%;非农业人口217人,占总人口的2.8%,男4008人,女377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7‰。全乡有4种民族。其中:彝族6681人,占总人口的85.9%,主要分布在昙华、麻秸房、子米地、菜西拉个村民委员会;汉族1098,占总人口的14.1%;傣族1人,僳僳族1人。
全乡共有1所卫生院,7所村卫生室;共有技术人员14人,其中卫生员8人,主治医1人,职业医师3人,护士2人;医疗用病床6张。2006年全乡共有7095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6.9%。
9文化教育
积极推进以教师聘任制、校长公选制、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综合改革,“两基”成果和“普实”工作得到巩固提高,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文体活动,大胆探索多媒体教学,中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100%,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去年中考上高中录取线14人,中考成绩居五大山区中位线水平。我乡共有16所学校,其中:1所中学、3所完小;有专认教师总数78人,其中中学教师30人;有普通初中在校生302人,小学在校生450人。
全乡成立了3只农民业余文艺队,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成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中国·昙华·插花节”。积极筹备县第四届农民文艺汇演和农民体育运动会,彝族原生态舞蹈《彝山情》获优秀新剧目奖和编导奖,表演唱《昙华山好地方》获新剧目奖,彝剧小品《换地》获剧目创作奖,男女篮球位居第七名,充分展示了昙华绚丽多彩的彝族文化和体育竞技水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