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名人——李鹤鸣

家乡区县: 河北省安国市

李鹤鸣(1912─1983年) 河北省安国县流霜村人,县内著名的中医主治医师,长于妇科、小儿科及针灸等医术。曾任安国县医学联合会秘书、城镇中西医联合诊疗所(现为安国县中医院)所长等职。于1962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晚年撰写并发表了《治疗中风痛的点滴体会》、《关于痢疾的临床体验介绍》等数篇论文。于1983年3月2日因积劳成疾逝世。

李鹤鸣13岁时受塾馆先生影响,对治病产生兴趣,先生授之针经,脉诀、药性等医学常识。16岁到天津西门内泰和堂药店学徒,因他聪明勤快,虚心好学,颇得坐堂中医孟宪章赏识,传其医道。苦学四年,终有所成。

民国23年(1934年),李鹤鸣在安国自设药铺行医。“七七”事变后他重回天津,在河北大街广安栈挂牌行医。此后除应诊外,其余时间多用于攻读医书,并系统地学习了《寒温条辩》、《景岳全书》等著述。他还经常结合所见病症,对一些成处方加以改进,使其医术日臻成熟。

1949年,李鹤鸣回归故里,加入安国县医学联合会,担任秘书之职。1953年,李鹤鸣被选为安国县中医学研究指导委员会主任。1956年,他组织成立了城镇中西医联合诊疗所(现为安国县中医院)并出任所长一职。1957年,李鹤鸣受聘为河北中医业余学校辅导员。授课之余,他还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整理编写出了《祁州中医验方集锦》第一集。

1958年,李鹤鸣自塑五彩灸模型,精心研究针灸技术,撰写了《简易针灸选编》。与人合作研制出三用经络探测器。1962年,李鹤鸣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鹤鸣受其冲击被解除医生职务。在被管制期间,他潜心总结自己的医术实践经验,编写出了14万字的《中医针灸问答》。1977年,李鹤鸣重回医院工作。

1979年,编写出了《祁州中医验方集锦》第二集,同年当选为安国中医学会理事长,保定地区中医学会理事。在此期间,年逾古稀的李鹤鸣仍潜心钻研医道,并坚持应诊,还撰写出了《治疗中风痛的点滴体会》、《关于痢疾的临床体验介绍》、《以针灸治疗子宫下垂》、《中医治疗脱疽的经验介绍》等数篇论文,并分别发表在省、地医学刊物上。后因积劳成疾于1983年3月2日逝世。

沫小小沫(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