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北中学

家乡区县: 宿迁市泗洪县

江苏省淮北中学坐落于泗洪县城区中心,始建于1941年,原名“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是刘少奇、陈毅、彭雪枫、刘瑞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创办的一所抗日军政学校。在67个春秋的风雨历程中,学校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群星璀璨,光照校史。1999年,学校晋升为省重点中学,2004年转评为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张震将军欣然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100133平方米(150.2亩),校舍建筑面积5846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1.17 %,生均绿化面积10.49平方米,是“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学校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1277万元,生均4293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在苏北地区堪称一流。学生每7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各教室均配有数码投影机、有源音箱、电视接收盒和视频头等设备;学校装备了16个理化生实验室,各类实验器材齐备;建有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各种体育设施充裕;拥有14.17万册图书、30万册电子图书;拥有校园电视台、报告厅、天文馆、标本馆、盆景艺术园等,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学校开通了千兆校园网,并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实现了办公手段的信息化;校园内有三幢学生公寓楼、一幢学生餐厅,配备校医室、心理咨询室、校园银行等,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是独立设置的高中,现有60个班级,高一年级18个班,高二年级18个班,高三年级24个班,学生总数2975'人,其中住校生1772人。现有在职在岗教职工252人,专任教师203人,其中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3人;高级职称63人,中一职称59人,占教师总数的60.1%;全国优秀教师2人,“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获得县骨干教师以上称号的96 人;出国进修人员10人,具有教育硕士及研究生课程班学历资质11人;任课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精神

攻坚克难 敢于争胜
淮北中学“三训”及来历

校训:“传承人类文明,造就民族脊梁”
师训:“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成功的密码”
学训:“纳宇宙气韵,放个性光芒”
校训原是指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既有底蕴又有实效而被师生传播开来,从而成为约定俗成的话语。她是学校确立的对师生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高度凝练的语言或名句,是一所学校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她既能用来激励、劝勉全体教师和学子,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和办学目标,是学校进行教诲、开导的总精神,是实施行为操练的总准则,是学校的校魂。
江苏省淮北中学校训“传承人类文明、造就民族脊梁”是于二00一年十月由王化连校长提出的,并在省重点中学更名仪式后正式确定。
师训是学校校长对教师行为和师表形象的规范要求,是校本师资培训的终极目标、教学常规的总体取向。她既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客观需要,又是全体教师自身境界的主观彰显;既是鞭策和自立的统一,又是明志与传道的结合;既是继承和创新的贯通,又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品质的交融。
江苏省淮北中学师训“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成功的密码”是于二00三年九月由王化连校长提出的。
学训是学校校长在对学生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核心语句。她是学校对学生学习方式、对人才品质培养的理性思辨和总体要求,是对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深刻提炼和高度浓缩。她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精神生活具有示范、熏陶、渗透、鞭策、评价等功能。
江苏省淮北中学学训“纳宇宙气韵,放个性光芒”是于二00三年十月初由王化连校长提出的。
学校“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及来历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同志给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彭雪枫、刘瑞龙、刘子久等领导发来指示电,提出“为了革命需要,为了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而培养铁的干部”要求,淮北边区参议会因此作出了筹建淮北中学的决定。为大量吸收各阶层知识青年投身淮北中学这座革命熔炉,淮北中学从创办时起,就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榜样,培养优良的校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教风

“爱生如己,教生如子”
1942年1月10日至1 5日,在阳景庄淮中驻地召开淮北苏皖边区青年反法西斯大会。彭雪枫师长作了青年修养报告,号召青年学习军事、政治、文化,向现实、向群众学习。会议期间,彭雪枫将军看到淮中以任崇高校长为代表的广大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老师们对革命事业的耿耿忠心、言传身教的模范行动,博得同学们充分尊重和崇敬。指出:边区人民这种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的伟大精神是最值得感激和赞扬的。淮中老师这种“爱生如己、教生如子”的精神尤其令人敬佩。
学风;

“即知即行,学以致用”
1945年夏,淮北中学举行毕业典礼大会,时任淮北行政公署主任的刘瑞龙同志,给同学们作了一次意味深长的讲话。他祝贺大家胜利地完成了紧张而繁重的学习任务,成了有用之材。他号召淮中同学要以彭雪枫师长为榜样,不管遇到任何风浪,均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贞,为人民的利益,不怕流血牺牲。他嘱咐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密切联系群众,并赠给大家一首四言诗:即知即行,学以致用。欲求真理,深入群众。

教学特色

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对学生每学期、每学年的操行、道德、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作详细的跟踪记录。由于工作的细致与深入,学生的各个方面等到全面发展。2007年高三年级895人,综合科考试一次性通过879人,合格率高达98.2%,二次合格率达100%。 2008年,897名高三学生一次性合格880人,达98.1%,选修课两门均达C以上人数为875人,达97.5%。2009届高三学生1191人,学业水平测试一次通过1177人,合格率达98.8%。
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展多种兴趣活动,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知识竞赛和操作比赛,也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较高等级的各种竞赛。我校每年组织的金钥匙科技竞赛,均获大奖。2006年,我校曹迅同学在全国首届诺亚舟NFLASH动漫设计大赛中获大赛设立的唯一一个一等奖,大赛组委会奖励曹迅同学手提电脑一台。在省教育厅组织的“江苏省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设计大赛”中,我校六项探究式课题全部获得省一等奖,并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新课程改革与研究性学习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我校还组建盆景培植、花卉栽培、根艺制作等学习兴趣小组,16盆(件)在省级以上展出或获奖,并在《中国花木盆景》杂志上刊登。

@网络营销能力秀@梧桐子

家乡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sihong.html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liangchen1980 

良辰(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