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余干县

家乡区县: 江西省余干县

余干,古称干越,秦始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处在南昌、景德镇、鹰潭三角区中心。全县国土面积23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1.6万亩,水面96.5万亩,山林79.1万亩,草洲21.8万亩,全县地貌以低丘和滨湖平原为主,基本构成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辖27个乡镇场,372个村委会,总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71.6万。县城驻玉亭镇。
余干人文昌盛。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县,迄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素有“闽越百货集散”之繁荣,“江南名郡”、“鱼米之乡”之美誉。历代人文荟萃,孕育了汉长沙王吴芮、宋右丞相赵汝愚、明礼部侍郎李伯玉等一批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雄才俊杰。自古文化昌隆,系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韦庄,宋代大词人黄庭坚、辛弃疾,明代理学家朱熹,清代戏剧大师蒋仕铨久居和笔耕之地。余干县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的家乡。
余干区位优越。处南昌、景德镇、鹰潭三角区中心,素有“八省通衢”之称,是环鄱阳湖公路圈的“咽喉”地带。周边有南昌、景德镇两个机场,有浙赣、皖赣、鹰厦、京九四条铁路,有上海至瑞丽、北京至福州、济南至广州(在建)三条高速,县境有206、320、昌万公路等国省道通过。全县已基本形成铁路高速路、陆路水路、出境通道与县乡公路配套健全的立体交通网络。县城至南昌、景德镇、鹰潭等周边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经南昌乘航班去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大城市2小时之内均可抵达。
余干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湖、洲、田资源和许多独特的物种资源。境内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盛产芝麻、花生、大豆、莲子、藜蒿、薏仁、芡实等农特产品。全县水域有鱼类资源118种,是鄱阳湖银鱼、甲鱼、镢鱼、河蟹、珍珠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全国水产畜禽基地和全省渔业十强县之一。每年粮食产量在13亿斤以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同时,有着煤、瓷土、焦宝石、石灰石、钛砂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余干风光秀丽。境内河道纵横,湖汊棋布,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春有碧波银浪,夏有百里荷香,秋有鱼虾满仓,冬有万鸟齐翔,是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梦里水乡”。县城襟山带湖,湖光山色辉映,风光旖旎,堪称全国一绝。境内朱元璋大战鄱湖修建的忠臣庙、鄱阳湖候鸟观察站、北宋摩岩石刻、干越八景等名胜景点,令众多慕名来访者倾倒陶醉,流连忘返。
余干商机无限。水、电充裕,劳动力充足,原材料价格低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含金量大,投资回报率高。尤其是随着软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到位,全县上下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空前浓厚,投资创业的客商纷至沓来,工业园区已成为客商投资发展的“乐园”。投资余干利润无限,前景无限,魅力无限。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历史机遇,牢牢扭住发展主题,按照“打造滨湖工业县,建设南昌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围绕“锁定一大目标(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突出两大战略(工业化战略、大开放战略),谋求三大突破(工业园区建设的突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城镇建设的突破),实现四大跨越(工业小县到工业大县的跨越、农业大县到农业强县的跨越、滨湖小城到中等城市的跨越、发展余干到和谐余干的跨越)”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连续四年在全市经济社会巡视考评中进入前三名;近五年,其中四次获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一次获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年,全县实现GDP 48.13亿元,同比增长16.5%;财政总收入3.66亿元,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亿元,增长20.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7.4亿元,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7亿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732元,增长17.2%;实际引进县外资金 34.2亿元,增长15%。今年1-2月,预计可实现GDP7.09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收入3630万元,同比增长17.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同比增长9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亿元,同比增长29.2%;实际利用外资409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320万美元,全县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丁丁姐(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