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醴文化

家乡区县: 召陵区

2009年11月27号,我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成为漯河新城市名片。
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漯河旅游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漯河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截止目前,澧河一期项目已全部向游人开放,沙河一期施工已进入收尾阶段;许慎文化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主体建筑即将完工;小商桥景区按照4A级标准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已纳入议事日程;陈星聚纪念馆一期已开馆迎宾,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南街村景区参加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镇评选已通过省旅游局审核。
2009年,我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9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6亿元。
漯河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09年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市、开发区影响力品牌推介发布盛典”上,漯河市喜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殊荣。该市是此次大会上唯一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城市。漯河市副市长孙运锋代表该市领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牌和证书。
此次大会还宣布了荣获“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中国十大绿色生态城市”、“全国环境优美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等称号的城市。本次品牌推介会标准高、要求严,入选的先进单位是通过相关部门推荐、调查评估、入围候选、媒体公示、专家评审等程序进行的。在此基础上,又对入选的先进城市、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城市规划、发展潜力、投资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等进行了全面衡量,择优获选。
为了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漯河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作出了“五城同创”的战略抉择,明确要求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五城同创”的第一创。几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该市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培育了一批旅游企业,完善了旅游功能,达到了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促文明、以创建促和谐的预期效果,获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称号成为漯河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对提高漯河知名度、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3年,漯河市提出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2005年,向省旅游局提交了“创优”申请并报国家旅游局备案;2007年8月9日,在“五城同创”动员大会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列为“五城同创”的第一创;2008年1月7日,漯河市召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责任书签订大会。会上,该市市委书记靳克文作了重要讲话,市长祁金立代表市政府与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签订了责任书……
几年来,漯河市紧紧围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目标,按照“打造品牌、丰富内涵、提升品质”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克难攻坚,各项创优工作扎实推进。该市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市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部门、创优单位三级创建网络,狠抓创优工作落实。
按照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要求,漯河市不断加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旅游行业管理,扎实推进旅游资料台账汇编工作,逐步夯实创建基础。同时,针对创优的工作要求,该市在做好各项硬件建设工作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市场秩序、社会治安三方面的整治和管理力度,着力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安全的城市环境。
孙运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漯河旅游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漯河旅游大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明确任务。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漯河市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漯河旅游今后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措施,下一步关键在于狠抓落实。第二,要突出终点。要以沙澧河风景区、许慎文化园等项目实施为重点,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漯河的旅游要素更齐全,功能更完善,环境更优美,服务更优质。第三,要创出特色。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古色旅游,是漯河旅游的特色和优势。要经过一个阶段的培育和提升,使漯河旅游的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从而为生态漯河、宜居漯河、文明漯河、和谐漯河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书亚(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