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名人之黄居中

家乡区县: 甘肃省康县

                                               康县爱国榜黄居中

      他家境贫寒,他生活困窘,他鹤立鸡群,他爱国报恩,人称黄解元。
说起这个故事咱就不得不回到清朝,他家曾经居住康县白马关,后来到了寺台磨坝,家境并不富裕。小时候因为口吃不太爱说话,但是没有因此放弃他唯一的出路,在寒窗中人们看不到他的天赋异禀,只能知道他深受老师的喜爱和同窗的尊崇。他就是黄居中。

     在清光绪九年,也就是1883年的时候,黄居中18岁在州试一举成名,他的老爹拜托朋友走了门路开设了学馆教起了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文章和书法在同辈中鹤立鸡群。正因此博得阶州学正的赏识,补为了廪生。在此之后黄居中一面继续教读,一面积极准备参加乡试。清光绪二十年29岁的他去省城应试。结果高中解元,从此人们都喊他黄解元。
黄解元中解元归来时,人们诧异的看到他没有回家而是去了他是师母那边,在远离老师家十里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中了解元的他继续他的教书生涯,在此期间,他亲自辅导黄汝宪读书,后来黄汝宪不负众望在清光绪二十二年补优廪生,在很多年后黄汝宪成为康县德高望重的文化名人。

     1895年一听这个日子,大家都知道有大事情发生了。是的,李鸿章代表清政府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而正因为这个事情激起全国各界人民的无比愤慨和抗议,在5月1日, 18省1200名应试举人聚集在了北京松筠庵,讨论上书请愿。部分句举人都赞成通广东应试举人康有为起草的万言书《上请第二书》,603名举在万言书上签了名,而黄居中是签名者之一。这件事情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而在此事件之后,甘肃举人76名又联名写了《请废马关条约呈文》,黄居中也是其中之一。1902年,37岁的黄居中满怀着信心去了北京开始了他的会试之旅,在复试后他中了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进士与同科进士见光绪皇帝。那一年他他抽到了贵州铜仁县知县。那犄角旮旯可比不上今天,对于黄居中来说太远了,而他太穷了连去的路费都没有,后来借了同窗的钱上任了。

 

简单快乐(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