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和大家介绍化州特产之一,榕树茶。
榕树茶又名琉璃茶,因产于古官道榕树圩附近而得名。有说榕树茶条细嫩,叶色绿翠,形态酷似古榕,故名。又榕树茶产地琉璃茶(明崇祯年间州守赵仕锦建),庵旁有口井名琉璃井,井水清澈见甘甜,用琉璃井水泡榕树茶,其味特别清香甘醇,故又名琉璃茶。
榕树茶入口甘润,饮之不仅生津止渴、且能驱风化痰,消滞开胃。此茶始种于明末,至今有3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有一清官司因避权0追辑,出逃到此,削发为僧,化名善果,隐居于琉璃庵内,他于庵旁建起小茶亭,用琉璃井水相传泡琉璃茶,款待过往人。由于琉璃茶清香甘冽,加上善果知书能文,因而四方官绅名士以到琉璃庵饮茶赋诗为时尚,题留不少佳作。如高廉观察使叶申万吟有“茗饮一盏赛新罗”之佳句。名士谢桂垣茶罢乘兴作诗云:“峰回路转得茶庵,来试名泉一勺甘;绝似惠山风味好,岭南真不减江南。”名人饮名茶,相得益彰,榕树茶由蜚声。
在广东省化州县新安镇,人们尚传诵着李宗仁三饮榕树茶的佳话。地处粤西的新安镇有个榕树村,当地生长着一种茶树,这茶树长得古怪,即使是百年老树,也只有一二尺高,茶叶色墨绿而瘦小,一年到头不用施肥淋水,如果加施肥料,其茶叶便失去固有的醇香。不可小看这株矮叶瘦的榕树茶,用它煮出的茶却醇香无比,茶色黄中泛绿,且有降火上清、解酒消食和提神祛疲的功效,外地人到当地作客都以饮上一杯榕树茶为荣。特别是用当地琉璃庵内那口琉璃井的水煮成的榕树茶,其茶色黄亮,气味清幽,更胜一筹。
这里有篇文章是说琉璃庵与榕树茶的。究竟它们有什么关系呢,那就要好好说下了。
“琉宇神光招灵气,璃庵佛莲普众生。”琉璃庵,位于化州市新安镇有“茶乡”之称的榕树村琉璃山上,地处九龙山脉,南国名山中火嶂畔,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距今370多年。该庵以拥有远近闻名的“琉璃井”而名驰遐迩。
据《化州县志》记载,琉璃泉座落在粤桂边上的古栈道旁,是路过边关的人用水、饮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祯年间,州守赵仕锦到此,他见这里泉水清清,林木葱葱,鸟语关关;目睹百姓口碑的“百鱼朝龙”、“群蝶采茶”等美景,沉醉其间,便募集乡民辟土建庵于古道旁,取名“琉璃庵”。琉璃庵建成后,文人墨客常荟萃在这里赋诗饮茗。一日,一郡城清官遭难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隐于庵中,削发当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并率众在庵前挖凿了“琉璃井”,摘叶作茗侍待行人。高廉道人叶申万久病不得其医,他上郡城问医于茶亭歇脚,饮上三杯热茶后,顿觉心平气畅,病情好了许多,于是信手写下了“茗饮一盏赛新罗”的诗句。消息传开后,达官贵人纷至沓来,饮茗问病者蜂至,非常热闹。名士谢桂垣到此茶后书诗曰:“峰回路转得茶庵,来试名泉一勺甘,绝似惠山风味好,岭南真不减江南。”
据当地人说,琉璃井,泉水清如琉璃,久旱不竭。每担水比常水重五斤,且久存不腐。用琉璃井水泡本地出产的榕树茶,茶色黄亮,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如饴似酒。附近村民常饮井水,长寿者甚多。茶乡至今还流传着“琉璃井水泡榕树茶,饮后犹如仙女降凡家”的民谣。而李宗仁先生到琉璃庵,及三饮榕树茶“一进二退三安心”的故事,在州地更是广为传扬。
1921年6月,粤桂重开战,广东陈炯明部队分兵三路入桂,广西陆荣廷也从三路陈兵堵截。时任营长的李宗仁随第一路边防军向玉林进发。顺利走过钦廉进入化境后,便陈兵琉璃庵中。当时将士们饥渴交加,乡民彭友松、彭培芝等用琉璃井水泡当地特产榕树茶劳军。茶如玉液琼浆,饱润枯喉,将士们困疲顿消,斗志大振。李宗仁详询了名庵名茶之事,对琉璃庵和琉璃井充满了兴趣,又得知该茶产于琉璃山,茶树如棵棵古榕,其叶色碧绿,在月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更是惊叹不已。李与彭氏兄弟相见恨晚,遂仗义结拜为异性兄弟。未几,李的部队攻克了化城、高城。李的拜兄彭友松又送上榕树茶祝捷。不久,李宗仁从营长升帮统,升统领,升边防司令,一年之内连升三级。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出任国民党代总统。消息传到茶乡,友松、培芝又以榕树茶托言致贺。第二次饮上榕树茶,李宗仁心情却很沉重,在国民党政权崩溃已成定局之时,自己何去何从?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飘泊海外。
1966年春,李宗仁曾旧地重游,拜兄彭培芝重逢故友,又以榕树茶相赠。李先生感慨万千,老泪纵横,他虔诚地接了名茶,安下他那棵落叶归根的心,同时祈望名茶能把其妻子的癌病治好。他亟盼海外友好乘时奋起,幡然来归,共操兴邦大业。
古庵以琉璃泉泡榕树茶,招待各方来客。“文革”期间,琉璃庵被毁。1984年,政府拨专款将琉璃井修葺一新,并刻上“琉璃井”三个字于崖头上。1986年1月,化州县人民政府将琉璃井定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又重建了琉璃庵。重建后的琉璃庵,座西向东,上下达五间过,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砖瓦构筑,庵内主要供奉如来佛、文殊、普贤、观音、迦蓝、韦驮等佛像。2003年6月,化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把琉璃庵列为“宗教活动场所”。
近日,因化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工作组要出一本关于宗教事务的书,我再次来到了古庵。清风阵阵,幡影隐隐,香烟袅袅,鸟欢茶林。静坐庵前小亭,年近八旬的主持马居士送来热气腾腾的香茶,顿觉口舌生辉,遂吟诗一首:古庵映琉璃,香茗怀前贤。清风现山影,大道生自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