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来培育,按照品种多元化、布局区域化、种植标准化、加工规范化的要求,狠抓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使全县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们在不断扩大哈达铺、理川、南阳三片传统药材种植基地规模的同时,建成了哈达铺至阿坞、哈达铺至庞家、理川至八力、南阳至好梯四个中药材示范带。2008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34.65万亩,产量达6.4万吨,总产值达3.2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药材产业中获得收入58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今年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76万亩。
(二)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为提高中药材产业低于市场风险的能力,我们在引导农民稳定发展红芪、当归等传统大宗药材,大力发展柴胡、半夏等市场紧缺药材的同时,建成了官鹅沟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新引进药材品种86个,驯化当地野生药材品种13个。在阿坞、理川等药材主产区建成了药材新品种和野药家种试验示范田,成功选育、驯化了黄苓、羌活、天麻等12个药材品种。
(三)生产标准不断提升
积极引导农民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加强“一注册三认证”工作,切实提升了中药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GAP基地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证,2006年全县15万亩中药材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7年当归产品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2008年依托远大生物科技公司注册了官鹅沟牌当归、党参、红芪、黄芪等中药材饮片商标。
(四)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运用市场机制,多方筹集资金,着力加强流通体系和中介组织建设,建成了哈达铺、理川、南
阳、城关等中药材专业集散市场,创建了宕昌农业信息网,组建中药材总协会1
个,中药材分协会25个,扶持建成了合兴中药材公司、远大生物科技公司等一批药材加工龙头企业。2008年,成品药材销售量达2000万公斤以上,销售额突破1.8亿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