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

家乡区县: 滨州市惠民县

木版年画
惠民县清河镇木版年画始于清乾隆六年(1730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潍坊和天津引进后经加工修改而成。每至庙会集市,来自青城、博兴、邹平、商河、长青、禹城等地的画商临街设摊,当地的画商大都沿街开店,也有少数设摊的,大街小巷画店林立。至清道光二十年,清河镇已有福星、福利、广顺祥、永盛、同盛、福泰、广盛等大小画店30家。到光绪年间鼎盛时发展到65家。画店内外装饰一新,并挂满了自己的画样,画店门外彩灯高悬、牌匾辉煌,喜迎前来订货的画商。木板年画的兴盛与清河镇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分不开。清河镇是惠民县五大古镇之一,位于南北交通要道的黄河北岸,自古为商贾重地。当时有渡口、站房,还有货场、煤场,货船云集,经济和文化都活跃。当时,该镇有十四条街,十日之内有四个集市;有大小客店35家,还有酒店、茶庄、当铺、车行等;有大小庙寺8座,庙会非常热闹。
泥塑
惠民县皂户李乡河南张一带,自古家家户户加工泥塑,曾盛极一时。泥塑作品从刚开始时的人、佛、兽等发展到后来的无所不及,其文化味也愈来愈浓,艺术价值极高。二月二日火把李庙会可见当时泥塑盛行一时。关于泥塑兴起的年代和原因,民间传颂着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据说,泥塑始于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是年汉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之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据乐安州(今惠民县)图谋叛乱,广造兵器,在当地抓壮丁,夺民畜、粮草,人们怨声载道。一天,河南张村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宣称:“只要捏成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泥人,待九九八十一天,张天师来作法,使泥人成为天兵天将,灭高煦,救民于苦难。”于是,全村男女老少,昼夜和泥涅人。可巧泥人做成,九九八十一天,宣宗皇帝御驾亲征,朱高煦事败被缚,当地人民免于苦难。泥人虽未成天兵,但乡民们却视之为吉祥物,争相购买。从此,祖辈沿袭至今

说你彪你还轻飘飘(2014-05-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