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区,隶属于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临阳新,南极崇阳,西界赤壁,北交江夏,东南与通山接壤,西北与嘉鱼毗邻。 区政府驻地永安街道。截至2004年,咸安区国土面积1501平方公里,总人口547408人。区下设9个镇、1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2012年,咸安区经济发展加快,总量快速增长,全现生产总值150.15亿。
位置境域
咸安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临阳新,南极崇阳,西界赤壁,北交江夏,东南与通山接壤,西北与嘉鱼毗邻。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6′-114°43′,北29°39′-30°02′。东西宽58千米,南北长41千米。
地形地貌
咸安区地处幕阜山系和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状分布,状如撮箕,按形态成因为分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四大类型,相对高差936.1米。咸安区东南南部和西南部为低山区,系幕阜山系北翼余脉,山脉之间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共形成大小山丘22877座,其中山峰218座,最高峰为大幕山灶背岩,海拔954.1米。相对高差50-200米,谷深坡陡,坡度为60°左右。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区,海拔50-300米,相对高差50-100米,丘体零乱、圆浑,坡度50-300米,垄岗、残丘相间,脉络明显,坡度小于5°左右。咸安区北部和东北、西北、西部部分为平原区,海拔30米以下,最低处斧头湖海拔18米,地势平坦,湖泊港汊多,河网密度大,坡度小于3°。
咸安区西南部、南部东南部地表广泛分布石灰岩,属喀斯特地貌,溶洞特多,较大的有20余处,其中太乙洞、飞仙洞、鸣泉洞等最为有名。
气候
咸安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短。境内日照时数年平均值为1879.65小时,日照率为42%,最多的1979年为2075.4小时,最少的1975年为1596.6小时,年较差478.8小时。。全区年均降雨天数150天,降雨量年均1531.4毫米。境内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春季多东风,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多偏北风。
土地资源
咸安区国土面积1503.76平方公里,占全省比重0.82%。其中:耕地面积372.724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4.79%,园地面积35.9362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39%;林地面积592.863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9.43%;牧地面积0.156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0.01%;其他农用地面积127.253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8.46%;建设用地99.2906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6.6%;未利用地面积275.532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32%。
矿产资源
截止2003年底,全区已发现的矿产有17种: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烧灰灰岩、白云岩、饰面灰岩、粘土、石英砂岩、重晶石、煤、石煤、钒、磷、铁、锑、锌、地热、地下水。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6种。分别是:煤、地热、地下水、治金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已初步查明但需进一步勘查的有十种:煤、石煤、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砖瓦粘土、白云岩、钒、褐铁矿、磷、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