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运顺,男,现年52岁,中共党员,从事农村基层工作13年,2001年至今担任官家嘴镇烟草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烟草村在道路、住房、用电、饮水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6年,邱支书远走柳州、云南等地向在外工作人员、老板筹集资金6万余元改建电排,其中,捐款较多的有张太平1.2万元,罗长连1万元,邱珍良8000元,邱珍民3000元。他用这笔资金将原来被肇事车辆损毁的悬空电排水管改为地下水管,并组织村民花了200多个工日进行清淤、埋管、安装。第二年天旱,老百姓直接受益,全村600多亩稻田喜获丰收。由于用电排从渠道抽水一千多个小时,从而避免了一场特大旱灾,否则全村2/3以上的稻田将颗粒无收。这次电排安装没有有向村民们分摊一分钱。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烟草村用电状况,在第二批农网改造中,邱运顺抓住机遇,将本村179根低压杆全部统一换成8米杆,将35铝线改成50铝线,改装一台100千瓦变压器,在九组和二组交界处新增一台125千瓦变压器。在劳力缺欠的情况下,按“谁受益,谁出力”的原则,分组就近安排小工,大工整体发包给镇农电站,由于生活开支较大,加上当时正好碰上黄花菜出箭、禾苗抽蕙,给受影响的村民赔款多,村里因此亏欠了2万余元,为了“保运转、保稳定、保发展”,今年已向政府从转移支付中预支了1万元。
2006年,邱支书开始谋划修路, 2007年用安装电排所节余的资金将全村7条组路进行铺填、修补。为了国家资金不落空,他积极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3、4组,由于里程短,仅0.7公里,为此,他从3组每人筹资300元,从4组每人筹资500元用于修路,此外,个人出资1000元以上的有邱珍民10000元,邱珍良6000元,肖苏元6000元,伍世勇5500元,伍平阳5500元,邱珍兵2000元,何清华1000元。由于资金不足,出劳力的一律不付工资,折合成集资款计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邱支书因此遭到不少村民的埋怨。今年,路终于成功了,村民们才慢慢理解了他的难处。
全村共有3个五保户,邱支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多方努力,他从县民政局争取资金将其中两名五保户修建了爱民房。为了解决村民用水问题,他原计划花6万元为全体村民安装自来水,并请来县水务局的洪工程师实地考察,结论是接口处水管太细,即使用增压泵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邱支书并没有气馁,而是抢抓机遇,2007年让县水务局安全饮水工程在5组安家落户,3组和5组100多人的用水问题迎刃而解。
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邱支书也不甘落后,2007年开始,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将公路沿线的骨干山塘进行维修,其中,廖公塘塘坝整修花了3万元,平木塘护砌花了4千元,堰塘加固花了4千元。为了让老百姓尽快富裕起来,邱支书尝试在自己的庭院内种植黑木耳,结果那一年他亏损了将近6000元,此后,他凡事都请专家指导,毕竟自己损失一点不算什么,如果真让村民们摊上了,那才叫心疼。有了这次教训,他开始理性地思索致富门路。
据邱支书自己讲,他的下一步打算是,将电排通水渠硬化,预计此项工程要4万余元。其次是配合镇政府做好S317线征地拆迁工作,要拆的房子大小有16栋,大多数是新建的楼房,村民们矛盾意见很大,这还不算什么,刚刚修成的电排机房不得不重新搬迁,那可是他多年的心血呀!这项损失资产评估在5万元以上,为了S317线早日动工,邱支书不得不忍痛割爱。
临走时,他向笔者透露,除了继续在黄花菜种植上作文章,他准备尝试养蚕,既生态环保,又可以将村民们从黄花菜的酷暑采摘上脱身出来。不过,邱支书也有他的苦衷,大多数老百姓养成了习惯,要他们一下子改变过来,有一定的难度,但他要用事实说话,这样才能说服村民,从而引导他们走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道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