璜溪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高边,为南海区的十大古村落之一。南宋末年,为避蒙古骑兵,村太公纯斋公从浙江临安县南迁于此,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从明清开始,村民陆续迁往东南亚、澳洲、和美洲,累计已超过1000人,所以璜溪村又有“华侨村”之称。明末清初,村里出过一个李聘臣的人,曾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目前村里还保留着13条巷道和数座锅耳大屋、祠堂、书舍、炮楼,这些大都是华侨出资修建。不过这些老宅基本已是人去屋空,主人们也许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璜溪村最著名的就是这座5层高的炮楼,原为砖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和白蚁侵袭,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建后为水泥青砖结构。大跃进时期,很多炮楼都被拆了,把青砖拿去建设猪圈,这座炮楼由于内部是水泥结构而逃过一劫。另一个说法是:因炮楼很高,故被用作飞机的指示灯塔,得以保存下来。
炮楼前面是一排整齐的青砖老屋,老屋前面有一片长长的空地,那应该是村里以前的晒谷场,晒谷场前是条小河沟,那应该就是“璜溪”吧。
炮楼前的这排老屋共有九条纵巷,每巷为一“里”,分别是东华里、琉秀里、仁厚里、人和里、敦和里、中和里、怀安里、居仁里、西华里。
除了这九条纵巷,还有一条横巷,街上有一个门楼,上刻“拱璧”二字,这条街故叫做拱璧横街,从中间把村庄一分为二。
纵巷和横巷的交叉口。奇怪的是,被横巷分开的纵巷宽带并不是完全一样,上半段明显比下半段宽了几十厘米。
在横巷的门楼边还有一小小巷,叫作“拱璧通衢”,名称很响亮,但巷子不大,可是巷子有几座很气派的老屋,应该是以前的富贵人家。
整个村庄还保存着比较完好,青砖大屋,石板铺就的巷道,石板砌成的门庭无不显示出过去的殷实富饶。
不过村里已经很少人居住了,年久失修的老屋长满了杂树杂草,绿葱葱的枝条从庭院伸出,纵是砖雕玉砌也掩饰不住今日的颓败。
村庄边上大树环绕,各式的古建筑点缀其间,有民国的牌坊式建筑,有中西合璧的两三层小楼,更多的是清代的青砖大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