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
按照“南区草、东西果、中片菜、川区枣、全县牛”的布局,着力实施“五个十万”工程,突出开发草畜、果品、瓜菜三大重点产业。早胜肉牛产业,以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以创新托养模式为方向,以冻配改良为重点,以科技开发为支撑,坚持规模牛场、养牛小区、农户散并重,持续落实“五个三措施”,促使草畜产为业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工业发展
全县建成县城工业集中区、长庆桥工业集中区等多个工业园区。重点对甘肃润玉食品公司、宁县旺市胜牛食品加工厂、绿鑫草业公司、甘肃恒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庆饮业公司、庆阳市陇源实业公司、绿丰食品公司、宁县佰通油脂公司等8户企业实施了技改,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扶持壮大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鼓励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抓招商、抓项目、抓投入、抓技改,着力发展园区经济,构筑产业集群。采取向上争取支持、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流转升值、内资外资联动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园区建设。加快煤炭资源开发进度,宁正煤田已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开发建设,力争完成中部煤田普查,煤层气项目已由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经济综述
2011年,宁县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为重点,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紧盯“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基础先行战略,深度开发煤炭石油、农畜产品、文化旅游资源,持续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全面完成了2011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2亿元,增长21.3%。粮食总产量达到24.15万吨,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完成5.62亿元,同比增长4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7亿元,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16元,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701元。
全国文明村
任村位于宁县焦村乡,连续15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集体,1990年被县委、
宁县焦村乡任村村
县政府确定为科技示范村,1994年又被县委、县政府树立为"小康示范村"。村党支部连续10年被县、乡树为"先进党支部"。村支书许明学当村干部34年来,先后20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县、乡的表彰奖励。1991年被省委、省政府树为优秀党员。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模"。20多年来,任村一直被人们誉为"一个社会风气好的村庄"。 先后建办的养猪厂、面粉厂、预制厂、苗木基地、建筑公司、租赁公司等10多个企业,吸纳本村300多名剩余劳动力在这些企业就地打工,每人年收入达5000多元,仅此一项,为村民增加收入50多万元。同时他还以赊欠的方式向本村养猪户提供新品种猪种和精饲料,带动本村发展养猪大户200多户,全村就出栏猪5000多头,净收入达100多万元。全省第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宁县民生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3月在任村成立,牵头人是村党支部书记兼焦村兴达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杨军,合作社以土地入股为主要方式,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方式,在农民土地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鼓励村民以土地和现金两种方式入股,土地每亩为1个股,参与农业分红,现金股用于建办企业,每股为500元,参与企业分红。土地流转的大胆尝试,让农民摆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枷锁,释放了土地的活力,土地3500多亩。在任村的带动下,焦村乡有1027户农民参与土地流转8036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