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蒙古族文化的摇篮

家乡区县: 内蒙古扎赉特旗

     可爱的蒙古族小女孩贺明明,性格内向,而且不说一句蒙语。进入蒙古族幼儿园后,老师努力培养她的自信心,帮助她与小伙伴们在玩耍中建立友谊,现在的小明明活泼开朗,十分好学,最重要的是,经过两个月的锻炼,她已经能流利的说本民族的语言了。

  扎赉特旗音镇地区现有3-5周岁蒙古族儿童为4376人,入民族幼儿园的人数有2901人,入园率为66.3%。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定规模的公办民族幼儿园,很多蒙古族群众只好把孩子送到汉语授课的幼儿园,从而使他们错过了学习母语的最佳时期。

  为结束扎赉特旗没有公办蒙古族幼儿园的历史,构建扎赉特旗民族教育由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扎赉特旗旗委政府于2011年启动蒙古族幼儿园建设工作,投资415多万元,按照高标准、高规格、当年建设当年完工要求,建成了一所占地面积2800多平米,教学楼内设有多媒体室、综合活动室、幼儿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每个班级都配有钢琴、电子琴、电视和evd的公办蒙古族幼儿园

  今年3月1日,这所全旗唯一的公办蒙古族幼儿园于正式开园招生,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寓教于乐、启发智力的教学形式、充满蒙元文化的校园布置,给蒙古族孩子们创造了温馨、舒适、洁净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民族孩子的一生幸福做奠基”的办园理念,突出民族特色,所有教师全部蒙语授课,无论是舞蹈、绘画,都从幼儿的角度去设计,并结合幼儿喜欢的童话故事,卡通图片,将蒙古族文化渗透其中,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本民族文化精髓,也使民族文明礼仪和文化得以传承。

  现在,在21名专业教师的关爱下,210名3到5周岁的蒙古族孩子在这个天地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扎赉特旗蒙古族幼儿园园长孟玲说:“今后我们要挖掘园本资源,突出师幼在文化建设中的双主体作用,通过搭建各种蒙园文化平台,构建思想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为一体的“蒙幼文化”及“蒙幼精神”乐园,让教师和幼儿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获得发展,使幼儿园成为师幼共同生活工作学习的家园、花园和乐园。”

秀秀(2014-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