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畅故居,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记载,清朝内阁侍读学士雷畅故居距千佛街道约500米,大门向西,背山面水,崇垣环抱,气势雄伟,远处望之,俨然城堡。围垣高4米,厚0.6米,全部用石头砌成,周长近千米。故居占地4000平方米以上,拥有大小天井12个,房舍121间。
根据《光绪井研县志》记载: “雷畅,字燮和,号快亭。其先为楚人,明洪武朝自麻城迁蜀,卜居。”乾隆三十四年,授为内阁侍读学士。三十八年,因患足疾还乡,其子羽中霄以翰林院编修乞养侍父归里,翌年春,霄就旧宅前闲地筑随春园:“园有池、四周种植奇花异木,池中奇石为埠,建‘月到亭’、‘香光阁’在上面,香林梅坞,极幽丽之极,名彦雅游,解水流连,颇积一时之胜。 道光初,雷氏家道中落,此宅卖与盐课提举司犍为五通王敬庭。据王氏后裔说:“大宅经王氏扩建,始具现有规模。”今大门中梁内侧檩上有“大清道光二十二岁次壬子大戊申癸丑癸丑大吉”字样。宅归王氏后,更名为“槐盛号”号,此为王氏在五通桥所营盐号之名。
在经历历史的沧桑后,雷畅故居俨然已不复当时的盛景。昔日的才子佳人在浩瀚的宇宙中终是沉沦了,就如同生活,不竟如人意,但是你 还是要继续。现在的雷畅故居正在恢复重建中,未来有望成为井研的又一大文化特色。
当你率先踏入这片土地是,那棵须八九人合抱的榕树再不能对你摇曳光华了,只剩下一片郁郁葱葱的的枝叶对你招展,似乎是对主人的离去祭奠,坚韧挺拔的在实践的夹缝中生存。再往里面一点,用石头堆砌的具有明清时期的土房现入眼前,历史的气息就在此诞生。
人的价值就在于其一生,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若你成功了,鸡犬升天;失败了,臭名昭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