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一支古老部族,一直活动在湘西北(今常德)一带。这支部落,史藉中统称为“百濮”和“群蛮”。常德处于沅水下游,古代为出入滇黔必经之地。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
2、常德,古称武陵、朗州,别名“柳城”,是湖南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常德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城市。
3、因武陵山脉止于境内,故以“武陵”名县。大抵隋以前,武陵只为郡名;隋以后,武陵遂兼作郡、县名,历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所,治所均在今常德市。朗 州 隋文帝(杨坚)开皇时所置州名。
汉寿,西汉为索县地,阳嘉三年(134),更名汉寿县。三国吴赤乌十一年(248)置龙阳县,民国元年(1912)复名汉寿县至今。
而且关羽是汉寿亭侯,不是汉寿县候。要知道在汉朝,十里为一亭。考虑到汉朝生产水平低下,人口比较少,这十里当中也就不过三两村落,人口数百罢了。由此来看,威震华夏的关羽,这个封地的大小实在是有点小了。
关羽的封号是汉寿亭侯,是列侯中的一种,东汉时期的爵位大致沿袭西汉,列候以食邑的大小又分为县候、乡候、亭侯,列候是有封地,并且可以世袭的。
1、怀仁市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境内,自古以来就是山西省的名称,虽然有时候被人称怀仁市,但其实它是一个地级县,是朔州的一个县城。怀仁市位于著名的雁门关外,大同盆地西部,所处地域平坦开阔。
2、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属平城县,北周属云中县,隋属云内县,唐属云内县、云中县,后梁、后唐、后晋属云中县。但真正有“怀仁”这个名字却是在五代十国时期。
3、明朝、清朝,为怀仁县,隶属于大同府。2中华民国初年,为怀仁县,隶属于雁平道。2中华民国十六年,废雁门道,怀仁县改属山西省。2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日军入侵怀仁,属晋北自治政府之晋北政厅。
4、但是对国家是足够忠心,为了让自己不忘初衷,便将结拜的地方叫做怀仁,取自论语中的怀德里仁。所以这就是怀仁市的由来,可以看出这个名字蕴含深刻的意义。
5、怀仁县下辖4镇6乡,境内有金沙滩古战场、清凉山辽代砖塔等景点。
6、榆次怀仁胡姓由来 榆次怀仁胡姓由来 榆次怀仁胡姓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为当时的鲁国大夫胡恒的后裔,胡恒是鲁国的宰相,他的曾孙胡仲在榆次(今山西省榆次县)出生,故而得名“榆次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