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宁自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县名为隋文帝钦定,取休阳、海宁各一字,含“吉庆平宁”之意。
2、县治自唐天宝九年(750年)定驻松萝山之南海阳镇。境域大部未变,局总边缘地域曾有划进划出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休宁县先后隶属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徽州地区。1987年11月,隶属地级黄山市。
3、汉南陵县,本薄太后陵邑,陵在东北,去县六里”。以侨置县而得名。汉为京兆尹属县,亦谓“南霸陵”,因置县而奉寝陵,即汉文帝薄太后葬所。故治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1、休宁县属于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邻屯溪区、歙县,东北与黄山区、徽州区相连,西北与祁门县、黟县毗邻,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婺源县、浮梁县接壤。
2、休宁县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邻屯溪区、歙县;东北与黄山区、徽州区相连;西北与祁门县、黟县毗邻;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婺源县、浮梁县接壤。
3、休宁县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休宁县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的县城。休宁县地处黄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景观,如宏村、西递古民居、牌坊群等著名旅游景点。
4、休宁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邻屯溪区、歙县;东北与黄山区、徽州区相连;西北与祁门县、黟县毗邻;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婺源县、浮梁县接壤。
5、休宁县隶属于安徽省的黄山市,该县位于安徽省东南端、新安江上游,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自1217年到1880期间一共出了19名文武状元,所以休宁县被称之为是中国第一状元县。
6、您好。休宁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安徽省最南部的一个县。这里比较出名的风景区是齐云山——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熊猫乐园等等。
1、根据出土文物的考证,休宁一带至迟在西周(公元前11~8世纪)时期,就已有文化较为发达的定居居民。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为吴、越、楚三国的领地。秦汉为歙县西乡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休宁县先后隶属徽州专区、芜湖专区、徽州地区。1987年11月,隶属地级黄山市。
3、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古称歙州、新安。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来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治所在歙县。元升为“徽州路”,明清为“徽州府”。
4、休宁县境内前11-8世纪境内就有定居居民,并形成族国,春秋战国时期,休宁先后为吴、越、楚三国之领地。休宁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70%,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较大,垂直高差明显。
1、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是中国第一状元县,自宋嘉定十年(1217)至清光绪六年(1880),休宁出了19名文武状元,居全国各县之首。
2、年,为纪念休宁瓯山金氏眉公支第十五世祖总宪公金德瑛诞辰300周年,海内外金氏子孙五代人计60余人从四面八方奔赴休宁瓯山寻根问祖之后,联合编印了一套图文并茂的纪念册,纪念这位金氏如心堂的状元始祖。
3、他说,前面那座像女人乳房的山不吉利,当然也是源于当地的一段传说,可能是大山里生活往往受环境制约较深的原因,他们不自觉的会敬畏大自然,占卦、祭奠、崇拜这类事儿比平原地带来的浓重。
4、是过了很多很多年以后,散落在山中的村子才有了公路,才有了和外界交流的脉络。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地方,就是白际。白际乡地处皖浙边界,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总面积4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以上。
5、休宁十大景点介绍 黄山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过:“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来渐渐地被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在游客的眼里还是不错的。
6、塔顶有宝葫芦状塔刹,唐代风格。塔内有以佛教为题材的壁画,虽年代久远,线条仍清晰可辨。丁峰塔,又名停凤塔。位于休宁县下汶溪村的玉几山西,与巽峰塔遥遥相对。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为楼阁式砖塔,六角五层,全高约30米。
根据出土文物的考证,休宁一带至迟在西周(公元前11~8世纪)时期,就已有文化较为发达的定居居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后为吴、越、楚三国的领地。秦汉为歙县西乡地。
东汉末置休阳县。晋改海宁县。隋改休宁县。休宁,乃合休阳、海宁为名。
歙州领县四:歙、黟、休宁、北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歙州改属江南东道。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又析休宁县回玉乡和邻县乐平的怀金乡(一说邻县浮梁的游金乡),新建婺源县,属歙州辖。
老街源起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由新安江、横江、率水河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 明弘治《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清康熙《休宁县志》记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
清朝沿袭明制。同(治)、光(绪)以后,朝廷频因内忧外患,裁撤道官职司,山各道房公推有威望的道士任道长,任期三年,再选可以连任,相沿至民国初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休宁县国民政府设置齐云山管理委员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