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素有“江风海韵北上海”之称,被誉为“江海明珠”。
居然噱称外地人为“江北人”,把听不懂的话叫作“江北话”。这也正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南沙”居民源自江南。 至于启东北部吕四一带的“北沙”居民,更是由来已久的复杂移民。
历史上,启东沙地有200多条集镇,考察这些镇名的由来,我们会发现不少是沙地居民用口头语乃至土话命名,可谓俗到极点,也雅到妙处。
历史由来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
启东中央河是因治理淤积泥沙、改善水利条件和增强城市形象而修建的。根据百度地图查询,启东位于江苏省南通市东北部,长江和黄海之间,水网纵横,河道密布。中央河是启东市区内的一条重要河道,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
靠近山川的地方,地名的命名原则是:山的南边及江河的北岸称作为阳,意思为能见到阳光;反之,山的北边及江河的南岸称为阴。同时,也有人认为吕四地名的由来,应与本身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1、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置海门县于东布洲,隶于通州,海门县域包括今启东中部、北部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因沙洲不断向东延伸,取“启吾东疆”之意,于崇明县外沙设启东县。1989年,撤销启东县,设立县级启东市。
2、启东意即启吾东疆。它三面环水,形似半岛,犹如一艘巨舰,从广袤无垠的苏北平原挺起,直指大洋,把祖国的东部海疆辟为黄海和东海。启东,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这里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3、启东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水,形似半岛,集黄金水道、黄金海岸、黄金大通道于一身,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与上海隔江相望,距浦东直线距离仅50多公里。
4、原为江中沙洲,后渐渐与大陆连接,并日渐向东延伸,启东便由“启吾东疆之意”而得名。——— ●南京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角长干里筑越城,为南京建城之始。
南通市。启东市,江苏省直辖,南通市代管,位于江苏省东南端,长江入海口北岸,是江苏省日出最早的地方。1989年,撤销启东县,设立县级启东市,以原启东县的行政区域为启东市的行政区域。
启东属于南通市。启东市,位于江苏省东南端,长江入海口北岸。濒海临江,三面环水,形似半岛。江海岸线178千米,可利用深水海岸线30公里,中深水长江海岸线20公里。
江苏省启东市由江苏省直辖,南通市代管。1953年,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区,1968年隶属江苏省南通地区。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启东县隶属于南通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