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出省有三条路,经福州府前往延平府,延平府再往东北坐船经浦城进入浙江边界,这儿有个山口:仙霞岭,由此进入浙江,这条路是明朝进京之水路,直到清朝才沿路修建驿站。
明初本来南方因为地处鱼米之乡,经济和文化向来就繁华,而北方常年战乱自然就没有那么安定,所以自古以来造成南方多文人墨客,而北地多战将英豪的惯例。
由于这次录取的全部都是南方人,而且主考官、副考官也都是南方人。于是,北方学子就猜测,这是主考官对北方学者的打压。于是,他们联名上书,状告主考官徇私舞弊,偏袒南方学生。紧接着,这一事件逐渐演变成,南北方的对峙。
到了六月份,朱元璋亲自出题,重新进行考试选择学子,进行廷试,这回选拔的51人都是北方和陕西、四川的学子,没有一个南方人,可是重压之下,别人也没法说什么。
科举考试的成绩直接与考生的官职挂钩的,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考的优异的成绩的话,以后的俸禄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而在明朝,由于南方的经济水平高,所以南方的教育水平也相对比较高。
自此后,朱元璋为了杜绝再发生类似事件,又定了一个规矩:南北分卷考试,并按南北比例择取。
建瓯市简称芝城,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地理位置】地处东经117°58-118°57、北纬26°38-27°20之间。
是瓯宁街道。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福建省建瓯市革新巷是瓯宁街道的社区,革新巷:即巷内有座玉帝庙,原名“玉帝庙巷”,是芝城以古寺庙命名的著名古巷之一。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位于福建省的东部沿海,曾经是古代闽越国的都城所在地,发展基础非常不错。西晋、东晋末年,许多中原衣冠士族和百姓南渡避难,纷纷来到福州及其周边地区定居,繁衍生息。
1、南平市是福建省的地级市,地处福建最北端,与浙江、江西两省交界,俗称“闽北”。
2、浦城是产粮大县,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素有福建粮仓的美誉。
3、介于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之间。东邻松溪县、政和县,南接建瓯市、顺昌县,西连邵武市、光泽县,北倚武夷山市、浦城县,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福建省。
4、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北部85公里处,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
5、公元1131至1162年间(南宋绍兴年间),浦城农户养鹅业已很普遍。闽北白鹅产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油菜、蚕豌豆、芝麻等,素有“福建粮仓”之称,粮食副产品较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